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产出缺口扩大也导致通胀低迷,甚至成为通缩的重要因素。
那么,引发此次全球股市震荡的原因是什么?震荡的背后又隐含着什么?笔者认为,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特别是美国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油价27日的暴涨或仅是昙花一现,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油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纵观当前新兴市场和全球其他大经济体的表现,可以发现,中国引发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言论没有根据,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更是危言耸听。
怎样解决过剩产能?在汇率不能市场化浮动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情况或许与1973年前美元仍然与黄金挂钩时的美国并无二致。
近日,有国际舆论认为,这一轮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主要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特别是前不久的人民币贬值所致。这种观点站得住脚吗?
通过央行的本次“双降”,增强了国际社会看多中国的声音,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也是对冲国际金融风险,避免成为做空势力众矢之的一种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同样,经济遭遇压力时也不能只拿一两个国家来说事儿。
虽然早在2007年中国股市就曾对美国等其他市场产生过影响,但全球市场相互作用从来没有此次这般强烈。当然,这次全球性动荡如此剧烈,是数个风险的叠加,有很大的偶然性。美联储相当于全球央行,每次它根据本土经济状况调整政策不仅影响本国市场,而...
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做资产配置呢?笔者认为,首选是美元固定收益商品,预测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将贬值5%左右,选择固定收益商品加上人民币贬值,会非常有利。
一些分析师指出,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担忧的原因并不成立。麦格理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认为,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有过度之嫌。
股市和宏观经济的步伐并不都是同步的,股市会被有特异性或偶然性的市场因素所引导而发生短时间的震荡。说全球股市迎来黑暗时代,似乎有些过度悲观。
反观美国,反思中国。取长补短,居安思危,我们方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再上一层楼。
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随着美元进入强势周期甚至加息周期,将会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新兴经济体海外债务风险暴露,大大增加全球经济金融的溢出风险,加重部分新兴经济体国际债务的偿债负担,导致违约风险剧增。
下半年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美联储启动利率正常化的时间越来越近,市场将会持续波动,令投资前景极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