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了区域化联盟,金融和货币领域也出现了以“货币互换网络”为代表的区域化联盟新趋势,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签署越来越频繁。一个以美联储为中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参与的、排他性超级国际储备货币供求网络已经形成。
英国培生公司旗下的《金融时报》卖给了日本人,这的确让人震惊。年营业额10亿欧元的日经,斥资8.44亿英镑收购金融时报,其中还不包括经济学人集团50%的股权。
中国香港金管局在通过电子邮件发布的声明中称,见于希腊公投否决救助方案,以及A股市场近期大幅震荡,香港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增大。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大部分欧元区财长同意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向欧洲稳定机制(ESM)提供的援助申请。相关工作最早可能从下周开始。
一些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认为,贸易、金融和心理是希腊债务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渠道。对于身处全球经济风云的中国来说,既要防范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要从“危”中寻“机”。
波森表示,尽管中美两国在南海、网络安全等议题上存在分歧和担忧,但没有必要因此影响两国经贸合作。相反,他希望中美经贸合作能够取得成功,从一定程度上缓和双方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紧张气氛。
◎张敬伟本周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表示,美国经济在年初出现一些变化后开始温和增长,但是首次加息时间仍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相机而动。尽管观察家们期望美联储主席耶伦尽快揭开加息的谜底,但多数货币政策例...
各国争相挤进亚投行,利益当然是最重要的考量。而加入亚投行俱乐部之后,到底能够争取到多大的话语权,则是谈判代表们从现在起到年底之前的首要任务。如果进展顺利,围绕亚投行章程的谈判有望在今年6月底前结束并签署章程。各国关心的股权、理事会和董事会席位分布以及首任行长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将在年底前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亚投行挂牌成立才算水到渠成。
如果之前美国的小伙伴们的一些行为还算是在边际上的一些擦边球的话,那么亚投行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美国的敷衍了。
一个货币政策机构,其一个单词的使用被如此炒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冷静看待“舆论秀”。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英国竟然率先在西方国家中宣布有意加入亚投行。这或许让西方世界的老大哥美国感到意外和震惊。
新年经济,转型仍然是关键词,新常态逐渐深化,市场的大幅震荡将不可避免。
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身份使其可以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并将流动性祸水引向全球,让全球为其金融危机埋单。
尽管美国经济复苏,但货币政策尚未正常化;欧元区紧随日元实施量化宽松,为破解通缩而战。
近来,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大分化,以及新一轮全球宽松和降息潮,全球主权货币将面临重新洗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