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川航的多个国际航班上都出现了这张明信片的“身影”。作为成都“品质生活论坛”的专属限量版明信片,它正通过一场“全球之旅”,持续传递成都的热情——339熊猫塔、宽窄巷子、青羊宫的烟火气,青山绿水间怡然生活的大熊猫,这座中国城市期待给世界一个“熊抱”。
百年包豪斯与以会生活闻名的成都之间有何相通之处?作为两地文化交流的感受者和推动者,德国驻成都副总领事付安仕认为,成都人自由、有创造力、充满活力,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这正好为包豪斯所代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可供发挥的开放空间。
11月4日,全球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们将在中国成都“碰撞”出答案——来自时尚、建筑、设计、零售等领域的150余名全球精英齐聚蓉城,出席由英国《Monocle》杂志与成都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成都“品质生活论坛”,共话时尚潮流趋势,纵论生活方式变革。
最近,全球130多家媒体将目光齐齐对准成都,原因是它被全球生活方式引领者《Monocle》“相中”,将于11月4日落地举行成都“品质生活论坛”。品质生活,正在成为成都一条“看不见”的城市“天际线”,被世界看见。
“我个人觉得,品质生活是人们能够从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得到双重的满足感,获得在社会生活中的愉悦感,能够让人有一种积极向上、享受生活的状态。”张庆辉表示。
“公园城市”体现的不仅是新都对看得见的空间绿化的重视,更是其城市发展理念的升级——是对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视,亦是城市从“产人城”到“人城产”发展顺位的转变。
有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因素,两市竞争在所难免。但是,广深合作有空间上的协同性与互补性,尤其是广深沿珠江口经济带空间结合度很高。两座一线城市的“结合”,具体如何实现?又将产生多大能量?
孔晶认为,“城市营销是个系统工程,好的品牌形象打造不易,毁掉极易,只有这个城市的居民和访客有着良好的品质生活体验,城市的品牌才有生命力。”
日前,“世界熊猫青年记者•追成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10余名巴西青年大V组成的代表团成为首批“世界熊猫青年记者”。
11月1日上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温江协同改革先行区正式揭牌。成都温江区是全省首批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也是惟一获批的区县。
今年,在拥有“建筑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美国ArchitizerA+Awards大奖上,来自中国的25座建筑一共斩获28项大奖,其中包括来自成都的兴隆湖书店和M50艺术酒店。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座建筑均出自同一建筑事务所——成都慕达建筑。
城市中建筑的诞生,是建立在既有的历史和文化等城市特质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看,建筑就好比城市的一面“镜子”,在空间维度诠释着出城市的内涵,再进一步讲,“建筑就是城市品质的一部分”,刘荫盛说。
通过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期有所动作的杭州、西安、郑州、武汉、南京、长沙、沈阳及济南等8座主要城市,为2030年定下的旅客吞吐量目标,均为2018年2~3倍左右。这些城市机场客流早已达到千万量级,要实现翻倍增长,并不是小数字。未来10年,这些城市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傅冰强调:“品质生活并不是靠钱堆出来的,它的内核应该是一种对美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是成都邛崃市落实成都市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工作部署,加强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内企业与邛崃交流合作,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