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已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方案报送至国家有关部委征求意见。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向记者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并不止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方案的初步设想是以贸易带动产业,进一步向投资、金融等领域延伸,但也同时对监管环境友善、服务机构高效、法律制度完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目前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多地都在启动或酝酿探索自由贸易港。从进度来看,上海有望走在全国的最前列。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并不止于贸易自身,而是以贸易带动产业,要把巨大贸易量带来的巨大附加值留下。“以此为目标,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将是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发展方向。”
西成高铁即将开通,成都和西安的距离将被拉近。两城相遇,在“门户”和“高地”之争中,体现出的“竞合态势”愈发明显。今年11月,针对城市未来发展思路,成都聚焦“新经济”,西安发展“硬科技”,而在“新经济”和“硬科技”提出之前,成都和西安都不约而同将各自一部分的高新区划入自贸试验区的范围,希望通过“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结合,让“双自联动”产生化学反应。
早在多年以前,自贸试验区未获批之时,陕西和重庆两地就为了“丝绸之路”起点地位展开了争夺。今年4月,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试点获批,在总体方案中,陕西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一个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一个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而今,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探索已开展了半年有余,谁将会在向西开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渝陕两家自贸区也给出了自己阶段性的答卷。
自十九大报告中提及我国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一时间“自由贸易港”概念家喻户晓。上海、广州、厦门、天津、西安、泸州等地主政官员纷纷表示了承接“自由贸易港”落地意向。而国内多位自贸区研究的专家表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由沿海地区先行先试,对于内陆型自贸区而言显得太过超前。在刚刚闭幕的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西安)峰会上,专家指出,“自由贸易港”时代将至,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发展升级的路径的关键在于外商投资占比、进出口贸易体量以及营商环境。
2015年,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引入了首家台资合资旅行社,雄狮(福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在大陆取得入境、赴台等资质的台商旅行业者。“80后”中国台湾女生徐坚铭,在2016年正式被外派到厦门雄狮,谈及公司在厦门自贸区的发展经历,她表示,遇到过挫折,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对自贸区有着更多的期许。
11月3日,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数字中枢)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在吉隆坡全面启用运营。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数字鸿沟”体现明显。不管是在寻找客户上还是报关清关上,中小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时往往要比大型企业集团付出更多成本和代价。而“数字自由贸易区”给解决“数字鸿沟”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足不出户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自己的交易对手。并且如果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有良好的记录,也可以借助于电子数据实行快速通关,利用积累的信用直接从一个国家市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的市场,能够节省很多的交易成本。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各方关注。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贸易枢纽中心。作为新时代下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国的自由贸易港应该从何处入手?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指出,理解自由贸易港要抓住一个关键词、三个特征,中国自贸试验区与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存在三点差距,并由此提出了我国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三条建议。
10月30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出探索贸易结算便利化创新等36条金融创新举措,其中有4条属于重庆自贸试验区独有。据了解,在金融领域重庆一直颇有雄心,建成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已经成为其“十三五”重要目标。在王秀模等分析人士看来,此次为自贸区量身定制36条金融创新举措背后,也有着这一目标的考虑。
美国华盛顿时间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其在铝箔反倾销调查中开展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调查结论,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继续适用“替代国”做法。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美方无视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继续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严重歪曲。
中国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常理,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如今十几年过去,中国经济开放下一步的重点在什么地方?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战略方针——“对外改革、对内开放”。在他看来,所谓“对内开放”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要素市场上公平竞争。比如说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民营企业,它的拿地价格和向银行借钱的利率都相对较高,所以他们在竞争中就相对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那么对内开放就是,首先你要保证一视同仁,在要素市场上没有歧视,不歧视民营企业。
截至今年9月,横琴金融类企业合计6063家,注册资本达7506亿元。而在最初被设立为国家级新区的2009年底,横琴的金融机构仅有1家农信分社。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之一,横琴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并优化了营商环境。横琴方面表示,横琴不断完善本地扶持政策与服务平台,陆续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小贷、融资性担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面促进金融业态繁荣、集聚发展。
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贸易枢纽中心。十九大报告之后,“自由贸易港”成了新上榜的热门词汇,多位市委书记纷纷表态,希望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政策优势决定,它成为要素叠加区域,能够实现资源的双向匹配。”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国11家自贸区中,五家自贸区身处内陆。要向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来到内陆,就需要在创新、开放中下足功夫,“主动招商”和“热情服务”。从而给自身的产业转型带来新的活力。这个手机的故事,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也是“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向与载体。“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是“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在成都高新区的最新实践和成果,致力于打造“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是“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突出系统集成,谋求联动发展,致力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