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贸易枢纽中心。十九大报告之后,“自由贸易港”成了新上榜的热门词汇,多位市委书记纷纷表态,希望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政策优势决定,它成为要素叠加区域,能够实现资源的双向匹配。”
每经编辑 梁宏亮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每经实习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杨欢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消息一出,全国11个自贸区所在城市的多位领导先后表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
实际上,中央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后,股市率先作出反应,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为何自由贸易港会受到如此多的追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百年来全球多个自由贸易港在发展历程中对当地城市经济的影响,看看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对一个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建设自由贸易港需要哪些条件和时机?
跃跃欲试
十九大报告之后,“自由贸易港”成了新上榜的热门词汇。仅10月19日,一天之内,多位市委书记,对此表态。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关于自由贸易港,我们就是按照中央部署,做好方案,现在只是在筹划阶段,最终方案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后实施。
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表示,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
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表示,下一步,厦门将从四方面探索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
实际上,希望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不仅仅只有沿海城市,内陆自贸区也不甘落后。
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表示,“自由贸易港是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这将为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带来新机遇,也是破解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方式之一。“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表示,“泸州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区域,我们要发挥港口优势,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
另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2月,舟山市第七次党代会上,舟山市委书记俞东来谈到舟山今后五年工作的具体目标时,用两句话作了概括:一是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二是建设海上花园城市。
今年4月,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主任阎庆民也曾提到,在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升级版的战略研究中,包括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离岸金融、发展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一系列试验任务。
高地效应
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了国内沿海和内陆多地的响应和拥趸。原因之一,就是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自由贸易港内可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改革权,能够给完善城市、地区功能,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政策优势决定,它成为要素叠加区域,能够实现资源的双向匹配。比如,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由我们自己提供,而货物、离岸金融服务等方面则会有外方参与。国内要素和国外要素通过一、二线关的差距在自由贸易港中混合、叠加。”
货物的流转带来了资本、人力和技术等要素的流转和叠加,这一点在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佐证。作为世界航运中转枢纽,科隆港货物流转量巨大,因而该港将转口贸易定为主要功能,吸引各国货物在科隆自由贸易区集散。货物在科隆自由贸易区大进大出带动了资金在自由贸易区的大量流动,吸引了40多家外资银行及分支机构在此落户。
当谈到上海筹划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带来的效果时,白明认为,作为资源配置的高地和平台,自由贸易港将在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地区功能定位、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地区的开放起到示范作用。
循序渐进
不过,对于目前包括内陆在内的多地自贸区,都希望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认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由沿海地区先试先行,这一概念对于内陆自贸区来说,还显得太超前:
“目前我们自由港的对标目标非常明确。自由港,基本上都是海港,对标的是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地方。上海自由贸易港的项目还没有落地,更别说其他地方了。想要在开放上对标国际最高标准,首先这个地方要达到或者接近国际一流标准,那么现在能达到或者接近一流标准的地方肯定都在我国沿海。主要也就是上海和深圳,”陈波说:“其他地方虽然有非常好的愿景,但是从它的经济结构基础和对外开放水平上来看,想要对标到国际先进或一流的开放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别说要对标国际最高开放标准。”
陈波建议,内陆自贸区现在应该严格按照已经申请到的自贸区总体方案,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真正建立起外向型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夯实自己的开放体制建设、夯实产业和对外开放基础,等到时机成熟了之后,也能找到自己的对外开放目标。
“内陆建设自由贸易港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点超前,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远期目标,等到脚下的路踩实以后,再把它放到日程上也不迟。”陈波说。
他山之石
纵观全球各大自由港实践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港、巴拿马科隆港等自由港的崛起,无不是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贸易便利化举措,营造宽松、自由的贸易发展环境。
事实上,为了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新加坡政府早在1989年就率先推出了贸易管理电子平台贸易网,将海关、税务、安全等35个政府机构连接在一个网络上,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份电子文件,最快10秒钟就可以办齐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所有申报和审核手续。
作为拥有上百年自由港发展历史的香港,自由港的范围涵盖了整个城市,真正做到了“香港即自由港,自由港即香港”。为了充分促进贸易自由化,香港制定了十分宽松的进出口政策。除酒类、烟草等特殊规定的商品之外,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均无需缴付任何关税;除管制类商品之外,一般货物也不受进口配额或其他进口证所限。在这样宽松的政策下,从1980年起,随着珠江三角区经济的腾飞以及香港在金融、物流、服务贸易等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香港转口货值近三十年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