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多年以前,自贸试验区未获批之时,陕西和重庆两地就为了“丝绸之路”起点地位展开了争夺。
今年4月,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试点获批,在总体方案中,陕西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一个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一个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
而今,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探索已开展了半年有余,谁将会在向西开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渝陕两家自贸区也给出了自己阶段性的答卷。
每经编辑 江然 梁宏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江然 每经实习记者 梁宏亮
制图 杜洋 每经编辑 杨欢
两千年前的长安外,一支小型马队出城向西,在大漠黄沙中踽踽而行。领头的张骞抬头望了一眼塞外天空盘旋的孤雁,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西域之旅,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端,影响华夏乃至世界数千年。“丝绸古道漾箫笙,不尽天山万古情”。两千年后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长安号”和“渝新欧”班列分别从陕西西安和重庆开出,徐徐向西进发。这次西行的不再是孤单的马队,而是满载商品货物的铁道物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端,坐落着两座城市——西安和重庆。他们一个是十三朝古都、如今陕西省会;一个是经济增速明星、直辖重镇。此外,他们还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试点地区。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到:“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到:“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支点。”
一个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一个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每日经济新闻》自贸试验区报道本期特别关注,陕西和重庆两个自贸区,看谁将会在向西开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丝绸之路”谁是起点
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自贸试验区未获批之时,两地就为了“丝绸之路”起点地位展开了争夺。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两个月,西安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一份全团建议,提出要充分发挥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
起点之争,争的不仅是一个名号,更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发展机遇。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曾向有关媒体表示:“抢的就是机遇,比如深圳就是因为特区政策,才最终实现了从渔村到大都市的跨越发展,虽然现在政策已经没有多少含金量了,但是,这个‘起点’就是个无形资产。”
两地之所以能够坐在一起,在“丝路起点”之争上掰一掰手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和人文地理特征上的相似性。以西安为省会的陕西省2016年人口有3812.62万人,而重庆则为3048.43万人,两个地区的人口都处于“三千万级”的同一水平。重庆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558.76亿元,而陕西省则为19165.39亿元,虽然绝对数值上,重庆略微落后,但在增速上,重庆却占有明显优势,两个地区都在为突破地区生产总值“2万亿大关”而摩拳擦掌。
同时,在历史发展机遇上,陕西和重庆在今年四月都获批自贸试验区试点,在如何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抢占对外开放先机上,两地又开始了新的赛跑。
“转型开放”谁占先机
自贸试验区的到来,给陕西和重庆两地的转型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2017年4月1日,两家自贸区同时挂牌,标志着陕西和重庆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好自贸区,两地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这一点,在两地自贸区的地理空间布局上也可见一斑:
从地图上来看,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如同一条狭长的丝带,跨越渭河,贯穿南北;杨凌片区则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区。而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两江新区则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特色,划分7个功能组团作为载体,承接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空港、水港、铁路港、高端产业、金融产业悉数被划入。一个是“玉带纵陈”,一个是“星罗棋布”,其中包含有怎样的玄机?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两地都希望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资源和产业划入到自贸试验区中,让“自贸红利”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一点上,从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自贸区内上市公司排行中也能看出端倪。截至今年上半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内共有15家上市公司,仅次于上海,稳居自贸区上市公司数量榜单的亚军;而重庆自贸区则有9家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50家上市公司中,营收超百亿的3家全部位于重庆自贸区内。可见,双方在起跑线前,都将自己“看家宝贝”拿到了自贸区中,希望能在自贸区的试点中占得先机。
“自贸试点”谁更成熟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探索已开展了半年有余,渝陕两家自贸区也给出了自己阶段性的答卷。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11月3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6884户,新增注册资本1934.85亿元,其中外资企业77户,注册资本3.65亿美元。而重庆商务委的统计数据则从自贸区挂牌前的1月开始统计,今年1-9月,重庆自贸试验区内落户509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313.86亿元人民币。新增企业注册9378户,占全市比重10.1%,新增企业注册资本总额586.27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比重12.1%。
关注也是促进发展的一大动力。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7月底开始统计的“中国自贸试验区搜索指数周榜”来看,重庆自贸试验区则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从7月30日开始,重庆自贸试验区已经8次夺得“搜索指数周榜”的季军,成为了周榜前三甲的常客。而陕西自贸试验区还未曾进入过“搜索指数周榜”的前三甲。由此看来,在关注热度上,陕西自贸试验区还有待提高。
铁路是身处西部内陆腹地的重庆和陕西向西、向欧开放的最佳途径,正因为如此,两地都将“中欧班列”作为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截至2017年10月8日,渝新欧共开行1417班,本年度开行数507班(去程303班、回程204班),提前完成年度500班开行目标。“长安号”从2013年11月28日开行以来,目前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已经累计开行班列460列,主要是中亚和欧洲地区。
自贸试验征途才刚开始,两地向西进发也才刚迈出脚步。未来的重庆和陕西,在对外开放的赛跑中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