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天津、重庆、吉林、福建四省市调整政府“一把手”。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梳理,其中多位政府“新掌门”以往工作经历或多或少都与自贸区有着交集,这也让外界对他们新履职省市的自贸区发展有所期待。
2017年1月,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借助浦东“证照分离”改革的东风,YouPlus项目成为该政策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第一个案例。普华永道中国创新服务部主管合伙人蔡晓颖表示:“从递交企业申请材料到取得营业执照仅6个工作日,从注册登记到正式开业仅耗时3个月,这些都是自贸区深化改革简化注册流程的改革红利。”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重中之重在于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他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突出地区差异性,强调培植广东九大城市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在各地现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植发展各地的核心竞争产业,避免无序竞争和可能的重复建设。
12月23日,“2017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在成都召开,“内陆自贸区如何破局?”成为关注焦点。在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看来,内陆自贸区的“差异化”发展最核心的是建设内陆物流港。
本周,河南自贸区重回“三强预备役”,位列榜单第四位,紧随其后的是广东自贸区。据统计,从10月至今的11次周榜中,河南自贸区曾5次拿到榜单第四,广东自贸区以1次之差,排在其后,可以说这两个自贸区是榜单三强的有力竞争者。
陈波认为,在新格局下,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形态,实现高水平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学习复制推广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模式,更要根据差异化做出自己的文章。”对于四川贸易区的建设,陈波认为更应注重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系。
内陆自贸试验区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要促进内陆地区发展。而内陆地区发展滞后,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运输成本高。内陆远离沿海,陆运无法和海运竞争,同时,内陆的基础设施又非常落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透露,在铁路密度即每千平方公里的铁路里程上,四川是10,辽宁38,天津94。因此他建议,内陆自贸区建设,要以内陆物流港为中心,克服内陆地区发展瓶颈,促进贸易投资开放。
为什么成都、重庆、西安同时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在12月23日于成都举办的“2017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上,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姚树洁指出,我国在80、90年代以点带面发展,现在进入以城市集群拉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新阶段,在西部城市群建设自贸区是必要之举,背后体现了中央战略意图。
12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2017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论坛”上,中山大学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表示,现在来看负面清单还是比较长。从国外情况来看,一个特定的产业比如说互联网产业、医药产业,实际需要的清单是非常短的,越具体越好。目前我们颁布的清单有90多项,还是比较长,并且不太具体。因此,负面清单探索的空间还非常大。
城市规划的“十字”策略,是成都和西安一前一后的故事。因为它们在发展中,面临相同的大城市病:人口过度集聚、交通拥堵、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病根是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相同的病根,需要相同的解药。所以,成都循着自己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根据“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的不同特质,开出了一组“药方”。所以,西安也希望用这样“一方向一策略”的思路迈出城市能级跃升之路。
近日,福州自贸区公示三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透露,福州地铁2号线拟向东延伸至马尾快安——意味着福州地铁将延伸至自贸区内。这两年福州自贸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业内人士指出,福建自贸区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为福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契机。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立足两岸,福州应该利用与台湾地区的多元关联,对接“一带一路”,利用港口资源优势,权力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海丝枢纽城市”。
这次会议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有新的认识、新的政策导向、新的工作部署,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深度。无论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要性、涵盖内容、影响的深刻程度等多个维度,都可以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冯奎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方向,一步到位直接抓住了“人”这个核心,也就是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当了近20年的省内老大后,广州最终被后来居上的深圳赶超。12月5日,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消息,深圳市的GDP在2016年就超过了广州。正当人们还在纠结“北上广深”还是“北上深广”的排序时,一个新的排列组合出现,那就是“北上深杭”。面对深圳在前,杭州在后的“夹击”,人们传统印象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格局的日渐颠覆,广州确实需要一剂稳定人心的强心针。12月6日,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开幕。作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商业论坛,《财富》全球论坛时隔四年,重回中国,受到各方关注。谈到为什么选择广州?作为《财富》全球论坛落址广州的推动者,时代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财富》杂志主编穆瑞澜表示,“千百年来,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广州既是中国参与全球商务的著名历史象征,又是中国参与全球商务的杰出现代代表。未来10年,广州有充分的条件保持商业领域的开放和创新。”
“老外HERE”是一个为来成都的外国籍人士提供生活服务和跨文化交流的平台,目前已经帮助超过上千名外籍人士在中国安家乐业。今年上半年,四川自贸区挂牌以后,来到成都打拼的“老外”更多了。“老外HERE”首席市场官RenAngie说,“像我们这样专门为外籍人士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平台在国内并不多,自贸区成立以后,衍生出了很多涉外的工作机会,也给我们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机遇和红利。”
12月7日,2017财富全球论坛上,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向到场的嘉宾分享南沙自贸区挂牌两年来的成果。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启动建设珠海横琴、前海蛇口、广州南沙三个片区共同构成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制度改革上,从挂牌之初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到现在自主创造多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南沙自贸区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在经济增速上,从当年位于广州最南端的边陲小镇到现在坐享政策红利的广州城市副中心,南沙自贸区GDP增速已经连续15季度居广州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