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并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改革。这一试点启动后,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注册证,然后委托给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从而实现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松绑”,让创新成果更易问世。
12月11日,李克强考察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为“一次办”、“马上办”到“网上办”的审批方式点赞。经过梳理,今年到目前为止,李克强先后四次来到自贸区,从河南自贸区到辽宁自贸区,再从陕西自贸区到湖北自贸区,李克强关注的核心点正是“放管服”。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经济发展中同样面临这样的主要矛盾。破解这个主要矛盾,是当下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命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城市“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描述,是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的发展,但还存在着欠发展的“短板”,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而当务之急是让城市管理者转变工作重点,从促“长板”转向补“短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
最近有个怪现象,只要与城市相关的新闻,都能引爆社交网络。于是,我们脑补了一下,如果城市有朋友圈,大概长这样……
201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并于2016年,选取十二个城市地区作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点单位,试验期两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认为,与自贸试验区相比,开放经济试验区的体量更大。通常而言,自贸试验区强调在一个大城市的某一地区先行试点,成熟一片再考虑扩大规模发展另一片,但开放经济试验区的手笔更大,力度更猛。
“小确幸”是近几年台湾的流行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在彭欧雅看来,这也是如今台湾经济和生活的现状。那些有大抱负的台湾青年,则开始选择舍弃在台湾的小确幸,来大陆创业。近两年,在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应运而生。在机缘巧合之下,彭欧雅加入位于厦门的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想要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落地。
明日,西成高铁将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其中在四川境内建有36座隧道、76座桥梁,桥隧总长约136公里,占线路总长的82.4%,属于典型的山区高速铁路。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所言,“西成高铁将西部地区最发达的西安、重庆、成都整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区,而经过整合的’西三角经济区’则势必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
12月3日,2017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在峰会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对外投资新格局》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为了中国的发展。第二,它更重要是一个全球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大倡议。它的实施必将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必定有利于促进全世界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即将开通,川陕多地将迎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时代席卷而来,高铁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沿线城市该如何应对?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呈现出何种态势?专家表示,高铁让城市间的竞争更加显性化,且这种竞争大多是良性的。在这种竞争关系中,城市将致力于打造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吸引人才前来学习、居住、投资、置业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27日上午在布达佩斯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虽相距遥远,但关系基础牢固。“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创建的合作平台,是中欧友好合作的创举,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10月19日,裴金佳在北京表示,厦门将探索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事实上,早在32年前,在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的主持下,厦门市就曾组织国内100多名专家研究“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调研报告,并为厦门制定出全国最早的一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其他地区相比,厦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特色在于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在投资贸易方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2015年4月,两省自贸试验区同时挂牌,这给闽粤两地发挥开放优势和施展“营商基因”提供了另一个大平台。在自贸区建设上,两地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一个重心在对接港澳、一个重心在对台合作。紧邻港澳的广东自贸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福建自贸区将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在单一城市向城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可谓正逢其时。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软环境”方面,例如制度和港口融合度等需要进一步提升。广东自贸试验区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制度试点创新的平台和港口协同发展的机遇。与广东自贸试验区相比,福建自贸试验区的特色则是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探索新模式。在一万字篇幅左右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出现“台湾”79次、“两岸”29次,“台商”4次,可见福建自贸区对推动闽台经贸合作的重视程度。
地处中部,同为铁路运输大省的湖北与河南,今年4月又多了一个新的共同点,那就是——同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试点省份。作为中部省份,铁路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成为申报自贸试验区的加分项。而如果将铁路比作血管,那么产业则可看做是血肉。铁路的发展终归是要为带动产业发展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上,两个自贸区呈现出一定的相似特征。“高端”、“智能”、“先进”,是两个自贸试验区描述自己制造业产业布局时常用的词汇。
目前,除上海已明确提出建设自由贸易港以外,天津等地也呼声颇高。天津自贸区成立相对较早,探索经验较其他后续挂牌的自贸区更为成熟。此外,天津拥有其他一些港口所没有的多项政策叠加优势。例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政策叠加效应同时作用于天津。显然,这种带动辐射责任,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天津制度创新活力,天津更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创新空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探索自由贸易港之后,具备得天独厚深水良港以及离岸群岛优势的浙江自贸区,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黄义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浙江自贸区主要有三方面的聚焦,一是地域聚焦,实施范围都在舟山,第二是目标聚焦,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三是内容聚焦,主要集中于油品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