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每经记者在锦绣路浦东星河湾看到,小区里有不少行道树被吹断,倒在大门口,到处散落着树枝和叶子,工人们开着工程车来回清理。在三期26号楼西面的外墙上,一块约10平方米的墙皮脱落,露出水泥墙,楼下的路边放着隔离桩和警戒线。
◎多个项目营销人员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传统楼市旺季的来临,新项目开始密集面市,存量项目也不断推新,供应量的加大也将带来选择面的增加,配合利好措施的组合效应,或将为成都楼市带来更多需求释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每经记者表示,南沙这个区域很特殊,跟广州主城区其他区域不一样。作为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吸引的是整个大湾区以及外地投资者、创业者。因此,它也需要大量卖地卖房来筹集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大的项目招商引资。
“公司面临资金困境,特向全体同仁倡议,每人为公司提供一套房产,帮助公司向银行抵押贷款,解决项目建设之燃眉之急。”9月12日,一份落款江苏环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倡议书引发热议。网传的倡议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重点10城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1.07%,仅厦门、郑州、成都三城成交量环比上升,其中成都二手住宅成交3627套,环比增长1.5%。◎“结合传统营销旺季节点的到来,房企的推盘强度、营销力度将有所提升,市场预期有所转变,供需两淡的市场现状有望得到相对改善,预计9月成都市场整体成交有所回升。”克而瑞在报告中指出。
◎丰汇园所在的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片区某中介门店负责人张超向每经记者表示:“这三个多月,北京二手房市场价格整体稳定,降不下来,也涨不上去。前几年这都是每平方米20多万元,现在基本每平方米16万至18万元就能拿下,一居总价在900万元以下。”◎“8月和9月以来的情况明显不如前几个月,现阶段业主和客户之间博弈激烈。”某头部中介机构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8月整体市场出现阴跌状态,挂牌价格变化不大,但议价空间变大,给大家的感受是又降价了。9月如果没有外力因素影响的话,价格大概率还会有所下探。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坦言:“这批红盘开盘时其实价格是有倒挂的,随着这两年二手房价格下行,这些次新房要么跟之前买入价持平,要么只有极小的空间。如果当时有楼层溢价,叠加资金成本,确实能算‘破发’。”
◎“金九”开局,上海新房成交量和均价双双下跌。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9月首周(9月2日至8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5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3.93%;成交均价为6.13万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0.99%。◎“月初开局通常市场活跃度都不高,低开可以接受。但9月开局成交量特别低,尤其是在市场酝酿9月行情的背景下,多少有些跌出市场期待,会对市场信心产生动摇。”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市场期待更多利好提振信心。
◎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深圳一手住宅库存面积为50.97万平方米,共计50500套,环比上升3.1%。按照过去12个月的平均备案套数推算,8月底深圳一手住宅去化周期上升到22.2个月,比7月延长了0.4个月,库存压力再次增大。
◎据工作人员介绍,申购房源仅能是申购对象目前所租住房源,“距离截止时间还有几个月,没有出现急着要买的情况,但最近咨询人数确实比较多,至于具体价格是不对外发布的,到房管中心现场进行查询。”
这些天,西南高端酒店圈有两个大新闻。一是停摆四个多月后,曾被视为“西南地区亲子酒店天花板”的蓝光己庄,摇身一变,“换牌”为峨眉山乌兰度假酒店。二是起拍价为7亿元的重庆北碚悦榕庄流拍,目前已再度挂网,价格下降到6.3亿元,将于9...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计价方式的变化对房价影响较小,但按套内面积计价有利于购房者更直观地了解实际价格,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促进商品房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出台相关规定。
9月4日晚间,北京地产圈多位中介、渠道人士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以1.5亿美元在北京购买了霄云路8号的空中四合院。对于相关传闻,9月5日下午,霄云路8号售楼处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没有权利也不可能对...
◎每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了A股和H股15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业绩发现,仅44家房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七成房企同比减少;归母净利润方面,29家(约两成)房企实现同比增长,其余房企均为同比下滑。◎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房地产行业营收盈利双降主要因为销售整体疲弱,叠加房价走弱,造成结转利润及存货净值下行。短期来看,房企业绩压力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大型房企毛利率下滑较多,或主要因其为了维持市场份额,采取“以价换量”方式,影响结转利润率。
◎上半年,上市物企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净利润降幅明显。62家上市物企营业收入总额达1452.17亿元,同比增长6.25%,增速进一步放缓;净利润总额90.06亿元,同比下降30.93%,持续负增长,降幅明显。◎“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物企要想寻找成长突破,强化抵御下行压力的韧劲,不仅要加强独立性、夯实基础盘、提高服务力,也要开源寻找到新的增长机会。此外,物企还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物智库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