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断走高正在挤压乖宝宠物的利润空间。报告期内乖宝宠物净利率分别为3.65%、0.3%、5.54%和3.92%,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排名垫底。◎在国内宠物食品竞争中,乖宝宠物在国内市场拓展上要面临双重竞争,一方面,是以玛氏和雀巢普瑞纳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不断占据头部地位,同时,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国内厂商以自有品牌抢占市场,宠物食品赛道的竞争不断加剧。
◎周过会率回到100%“中华老字号”五芳斋过会,成为“粽子第一股”。◎5家企业主动撤回IPO,连续3周出现过会企业终止注册,分析称系去年底撤回企业的时间差造成。◎N翱捷-U上周上市首日暴跌33.75%,为近期的“打新”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由于元旦假期的因素,上周安排上会的公司只有博隆技术1家。然而,这根“独苗”也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博隆技术也成为2022年首家被否的IPO企业。◎鑫甬生物IPO为何被否决?证监会认为,首先鑫甬生物核心产品、募投项目、主要原材料均涉及“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且无法提出有效的压降方案。
◎鑫远股份此次IPO被问询的关注点在资金流水。同以往单笔50万以上的资金流水核查不同的是,此番鑫远股份的资金流水核查门槛在5万元。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银行流水,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上都要核查。◎有资深投行人士表示,5万以上的资金流水核查不一定是监管要求,也可能是保荐机构自己加码,“并不代表一种监管趋势”。
◎实际上,银河电力也经过了一轮问询。交易所总共问了10个类别的问题,包括营收、核心技术来源、主要客户、营业成本以及存货等。◎银河电力撤回IPO材料的原因是什么?12月24日,记者多次致电银河电力IPO申报稿中的公开电话,但接通就被挂掉。
◎值得一提的是,集萃药康与南京大学关系密切,其部分人员、资产、客户资源等均承接自南京大学。集萃药康也曾被交易所问及,其实控人及公司其他人员是否在南京大学从事模式动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何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某券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三板公司原本规模较小,会计审计质量也较差,很多做市商也是以分支机构在进行服务,因此这些公司质量本身就相对较差,挂牌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很多以前的规范性问题。
◎上会企业“12过11”,周过会率升至91.67%。◎本周5家公司上会,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的万朗磁塑再闯关。◎本周11只新股迎来申购,迪阿股份有望成“肉签”。中国中免暂缓H股上市。
◎创显科教在招股书中未披露双方有进一步关系,公司回复记者称未出资,不存在关联关系。记者查询企业工商内档发现,鼎固科技本由创显科教在2014年2月设立,出资额达到255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为51%。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立4个月后,创显科教便退出持股。◎在提出深主板上市前,创显科教曾在新三板挂牌,其在2015年披露的公开发行说明书中,同样认定鼎固科技属于“非关联方”。实际上,公开发行说明书的报告期包括2014年,如此看来,报告期内存在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变动却未披露,存在披露缺陷。
◎11月22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科创板股票发行注册程序终止通知书》,由于森根科技和其保荐券商主动申请撤回材料,证监会决定终止森根科技的发行注册程序。◎资深业内人士“投行老聃”认为:“最基本的财务数据增长达不到标准,(上市审核)就很难了,将来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多。”
◎在本周7家迎来上会的IPO公司中,包括了荣昌生物、宣泰医药和仁度生物3家医药生物类公司。其中,成立于2008年的荣昌生物,主要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其拟募资额高达40亿元。◎415家年内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证券仍旧以独揽59家霸榜,第二名至第四名的排名情况同样未变,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分别以32家、31家和26家的业绩占据领头羊位置。◎对于注册制新股连续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尹中余建议,在目前新股首日破发频发,到新的格局出现之前,散户要么学会研究公司基本面,要么可选择暂时离场观望。
◎去年和元生物扭亏为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在去年相继与康缘药业和康华生物等公司签订了多个价值在1500万元以上的重大合同,公司业务体量上去了。另一方面,主要还是靠“财技”。◎和元生物与南京吉迈生物签订重大合同时,后者尚未成立。那么问题来了,和元生物是如何在南京吉迈生物尚未成立,公章都没有的情况下与之签订重大合同的呢?
◎上周,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上会,其中7家过会,1家被暂缓表决。◎本周,将有9家公司迎来首发上会,“半导体”将是最大主题。其中,中一科技为宁德时代的铜箔供应商;唯捷创芯是联发科在大陆投资的诸多公司之一;一博科技则是由多位华为前工程师创立的公司。◎沪深两市本周仅有一只新股可申购,即精选层转板上市的三羊马。此外,在新三板精选层则有2家公司本周迎来申购。
◎上周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周,只安排了1家公司上会——涧光股份。不过,这根“独苗”却遭否决。◎年内监管层开启多轮现场检查,多次强调IPO申请不能“一撤了之”。多重信号表明,只有“真材实料”的企业才能登上资本市场舞台。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即将开市的北交所和挂牌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已累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及线索119件,移送涉案主体266人,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达到1倍以上。同时,及时向检察机关抄送重大案件17件。
◎2018年~2020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12%、77.10%、66.42%,销量则分别为5.55万吨、5.42万吨、4.9万吨。不难发现,阳光乳业现有的产能利用率还有增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阳光乳业还欲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产。◎就上述问题,记者向阳光乳业发送了采访提纲,对方回复表示,“近期公司领导都在外出差。”尔后,公司并未对募资必要性问题进一步回复。
◎LNG销售业务是胜通能源最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2020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95.31%、95.03%、95.81%。而在主营业务成本方面,对LNG的采购成本也是占比最大的,报告期内达到90.81%、91.14%和92.03%。胜通能源盈利主要来自LNG销售和采购的价差,因此LNG价格波动对胜通能源盈利影响较大。◎2018年-2020年,在LNG价格持续下降的同时,胜通能源以固定价采购了部分LNG,分别为2.24万吨、17.05万吨和3.40万吨,对应的毛利额分别为643.66万元、-1296.08万元、1803.51万元,2019年固定价采购业务出现了亏损。胜通能源表示,公司在执行固定价采购合同期间,固定采购价格较高,LNG销售市场价格未达预期,毛利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