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就有不少分析指出,泉州民营经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一方面意味着更灵活的内生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产业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等问题。2024年数据显示,泉州工业增加值仍高度依赖传统产业,如鞋业增长16.1%、机械装备增长12.8%,高技术产业占比较很低。
机器保姆真的来了?
近段时间,各地陆续设立人工智能相关基金或政策,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此次《方案》中也提到,杭州将加强产业基金支持。具体包括,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探索建立产业基金容错免责机制,支持政府产业基金和市属国资国有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资。
4月14日,东莞率先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旨在全力化解外贸领域风险,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实际上,这已不是东莞首次身处“风暴眼”。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世界工厂”东莞如一只“金丝雀”,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度和危机感。这一次,东莞能否再次成功突围?
“顶格”争取支持背后,难掩当地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而视线往外,在湖北、安徽、江西等众多省份“加码”入局水运竞争的当下,湖南要借助这条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水运蓝图改写水运格局、乃至区域经济格局,谈何容易?
2024年河北常住人口减少15万人,其中自然减少17万人,但人口净流入2万人。这背后原因何在?
如何与企业共同应对关税调整带来的外贸影响,又如何高质量供给、培育国内消费的新增长点?结合两者需求,“内外贸一体化”是答案之一。这个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要词,也成为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热词。4月13日,由国家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全国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借助这一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让“外贸优品”触及更广泛的消费市场。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园区一口气落地了《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12项配套政策,意味着这个连续八年位列综合发展水平第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正式开启ESG系统化实践之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至少6座城市(上海、北京、苏州、邯郸、厦门、深圳)先后发布ESG相关行动计划,但以经开区为主体“吃螃蟹”的,苏州工业园区是第一个。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什么要大力践行ESG?ESG能为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什么
2015年5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率先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1年4月,试点增加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4个省市;2024年7月,试点再度扩围,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城获批。随着此次9座城市加入,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也增至20个。
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的GDP总量和用电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四位,依托风电、光伏和核能,这些省份近年来也在大举提升发电能力——仅过去一年中,江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风光新能源占比超四成;山东全年非化石能源发电1859.0亿千瓦时,增长17.8%……格局正在慢慢发生变化,2024年山东发电量攀升至6055.9亿千瓦时,与江苏接近,而今年前2月,山东发电量更进一步反超江苏、广东,时隔五年重回全国第二发电大省。
作为连续多年举办全球6G技术大会的城市,南京在6G技术发展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如当地媒体所说,作为全国最早布局未来网络的城市,南京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创新引擎,正以“技术领跑者”的姿态,在全球6G赛道中占据“历史性地位”。
4月9日,赛迪顾问发布“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3个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这些千亿县GDP总量达1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7.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过去三年时间里,千亿县分别增长10个、5个、3个,千亿县阵容持续扩容。截至目前,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分别达22个、11个、6个、6个,堪称千亿县“收割机”。
有统计显示,武汉已连续5年荣登赏樱热度榜首,赏樱更带动了武汉各大景区门票订单、酒店订单增长。由此,当地媒体无不自豪地称武汉为“樱花第一城”。今年,眼馋这一席“樱花宴”的城市,明显多了不少。在城市的种种行动中,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他们聚焦樱花,在意的只是满树粉红的天际线和前来“打卡”的游客潮吗?
大力提振消费是现阶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作为北方经济大省,“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是山东“促进消费、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在此之前,山东已多番“剧透”。
今年初,借势杭州“AI六小龙”出圈,长沙推出“新消费五小虎”,除了公认的“老牌”新消费品牌文和友与茶颜悦色外,鸣鸣很忙、安可创新和水羊科技也被纳入其中,特别是鸣鸣很忙在去年火热的量贩零食商业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呈现出长沙新消费更新换代之势。然而,一面是杭州、成都分别带着科技、文化产品再掀起新“战事”,一面是坐拥蜜雪冰城、胖东来的河南来势汹汹,长沙是否还有机会夺回“流量王者”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