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是现阶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作为北方经济大省,“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是山东“促进消费、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在此之前,山东已多番“剧透”。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419096
4月10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即将首发。该列车贯穿山东11市,串联22个站点及200多家景区。4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车辆段举行现场新闻发布会,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介绍“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有关情况。
山东省文旅厅副厅长刘少华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在旅游景区方面,列车沿线已有16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推出了包括大门票、交通、二次消费等多种类型的列车联动优惠;在住宿餐饮方面,列车沿线城市的340多家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推出了900多项优惠措施。此外,沿线22个站点已开通通达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10多条;全省各大旅行社即将推出200多个旅游列车主题线路产品。
解读:大力提振消费是现阶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作为北方经济大省,今年春节刚过,山东就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明确要聚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工程,突出发展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健康消费、餐饮消费,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是山东“促进消费、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在此之前,山东已多番“剧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山东将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让国内外游客享受不一样的快乐之旅。列车串联起山东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适合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价格优惠、服务到位。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此前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时也透露,将创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激活“文旅+交通”消费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淄博掀起的文旅热潮,山东更加重视文旅产业的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7%左右,成为推动山东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此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彰显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
根据该文件提出的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到2035年,高水平建成文化旅游强省,“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金字招牌享誉全球,建成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重庆机场T3B航站楼正式启用
“重庆飞Fly”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9日,随着乘坐海航HU7263重庆至福州、国航CA1450重庆至北京两个航班共计300多名旅客陆续开始登机,标志着历时4年多建设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至此,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形成了“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的运行格局。
广州商务局辟谣,事关希音
广州日报消息,近期有外媒传出“希音供应链转移”的消息。对此,广州市商务局表示:作为从广州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希音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今年一季度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无疑是让供应链转移的谣言不攻自破。
青岛2035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发布消息,近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正式发布。其中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青岛都市圈1小时联通、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构建高效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交通强国全国标杆。
深化集体林改,三省市先行先试
央视新闻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先行先试的若干措施》对社会公布,支持福建、江西、重庆通过合理调减公益林中集体林比例等四大举措,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引领带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国家将打造100个户外运动目的地
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国家将有序开展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积极鼓励各地依托本地优质特色户外运动资源,突出优势户外运动项目,并合理确定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空间布局和边界范围,同时组织编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方案。
商务部: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央视新闻4月9日消息,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广大外贸企业勇于开拓创新,各项便利化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显效,中国外贸韧性不减,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体现在贸易领域,产供链稳定受到威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更广泛的“贸易战”导致贸易壁垒增加,并据此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0.2个百分点至3.1%。而与此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充分肯定中国经济政策提振效果,将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0.1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体现出,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中国外贸也有信心、有底气面对各种风险挑战。
广州港一季度外贸首次超越内贸
广州日报消息,今年一季度,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同比增长3.20%;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增长7.02%,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88%和22.48%,南沙港区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2.33%和22.55%的高位增长。
一季度,广州港新增泰国CHL2、美东ZCP、美西TP6等航线,目前有集装箱航线279条,其中外贸174条,是“一带一路”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已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400多个港口;先后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7个海外办事处。
2025“必住榜”揭晓,杭州上榜数量居首
春季出游高峰拉开全年旅游热潮的序幕。4月9日,2025年大众点评“必住榜”正式揭晓,114城1133家酒店上榜,杭州、上海、北京、成都、厦门、苏州、深圳、南京、宁波、重庆为上榜数量TOP10。
据悉,今年榜单发榜城市较去年翻番,首次覆盖国内所有省级行政区,二三四五线城市大幅增加。随着更多酒店进阶为城市特色体验的综合载体,榜单有助于激活地方文旅消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台州、景德镇、乐山等2024年“必住榜”新发榜城市线上流量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舟山、张家口、呼和浩特在平台上的流量增幅超过50%。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