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项目879个,签约项目总额8931.5亿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新兴产业率先规划布局下,四川正在愈加成为公司新业态率先布局的“首选地”。
只有市民和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城市才有了希望。
继去年获得“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宜居城区”称号后,温江区再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活力创新之都”。
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成都市双流区被评为“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级城市。
“成都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成都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自贸试验区继续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取得成效。
自2020年6月底开展以来,成都市累计签约注册重大项目497个、总投资8671亿元。项目招引攻坚取得成绩的背后,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优化外商投资平台、深化落实双向投资改革等方面做了诸多改革性基础工作。
当前城市应如何更好地认识并运用NbS?朱澍认为,首先,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在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以及NbS这一城市发展策略进一步的主流化。
智慧城市的科技创新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驱动。市民是城市最大的资源,他们为创新提供新的想法,充当城市的观察员。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伯纳德·穆勒表示,“在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当中,一定要将利益攸关方的想法都纳入进来,所形成的城市规划是能够反映所有人声音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找到一种归属感和自主意识。”
我们在这场大流行中应学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健康和卫生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月16日,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当天,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以构建面向现代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杨伟民演讲全文,经本人审定,授权城市进化论发布: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城市发展要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由此衡量,哪些城市走在前列?
与会嘉宾共同聚焦新形势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新需求,共同探讨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活动”案例报送正火热展开。
通过围绕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围绕“互联网+”,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管理职能三大方面,成都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