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深度调整的2024年楼市,仍然给大家留足了惊喜。2024年,全国诞生2个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大盘,分别是上海中海领邸225.6亿元、泛海国际住区(融创外滩壹号院)220.5亿元。超过100亿元的大盘则有上海中海顺昌玖里、翠湖...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来自房地产、银行和高校等领域的20余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取消房屋销售限价规定的提案》。提案指出,目前上海住宅网签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的95%,导致开发商只能通过渠道补贴方式进行打折促销,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同时也未能真正惠及消费者。例如,10万元返现需额外支付4.46万元税费,占补贴总额的44.6%。委员们建议取消限价政策,让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定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并扩大房票制度试行范围至五大新城,以释放改善型需求,减少商品房库存。
◎严守农村用地建房法律政策底线红线。严禁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和违规搞合作建房。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住房,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违法建造和违法购买的住房登记发证。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不得以所谓的“特殊资格权”、村民决议等变相给回乡退休干部等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配宅基地建房。
◎1月17日,“安家成都·2025贺新年”购房促消费活动在富森美家居三号店盛大开启,活动为期三天,由成都多协会主办,涵盖房产、汽车等行业。该活动集合了成都主力开发商的最全在售楼盘项目,27家房企携上百个楼盘参展,推出春节最强优惠力度,还提供一站式居住消费体验及多重补贴。活动旨在促进消费,给各类向往成都的人提供一站式安家成都的机会。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数据显示,上海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3%,二手房环比上涨0.9%,居70城之首。2024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1月17日,“20万科08”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3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和《关于对债券匹配成交实施盘中临时停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深交所自今日09时40分33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5...
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NO.1沈阳本月起降低房贷“商转公”门槛1月16日,沈阳市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提到,自1月1日起调整公积金政策,降低房贷“商转公”门槛。此次调整取消了“商转公”贷款申...
◎2024年年末,深圳楼市呈现出明显的翘尾行情。新房均价从11月的4.9万元/平方米回升至12月的5.09万元/平方米;二手房全年网签量达5.44万套,同比增长66%,成交量创近4年新高,重回市场主导地位。这一变化始于9·29新政后,特别是自10月起,一二手住宅累计网签量突破1万套水平线,实现“深V反弹”。
◎2024年,深陷流动性危机的碧桂园在保交付和化债两条战线上努力,累计交付超38万套房屋,近三年累计交付约170万套。同时,碧桂园境内债进展相对顺利,折价处置资产回笼超600亿元。2025年,碧桂园工作核心仍是保交房和修复资产负债表,目前境外债重组有新进展,已就重组框架性条款与银团委员会达成原则性一致意见。
◎2024年,万科在房地产市场承压背景下积极应对偿债高峰。面对销售规模下滑(销售额从2023年的3761.2亿元降至2460.2亿元)和拿地金额锐减(从861亿元降至103.3亿元),万科采取多项措施开源节流。通过大宗资产交易、项目公司及资产抵押担保,万科新增融资超770亿元,并累计盘活产能474亿元。为集中资源,万科推出“瘦身健体”方案,退出非主业投资。展望2025年,万科将面临215.9亿元境内公开债券到期压力,公司将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顺利度过偿债高峰期。
◎1月14日、15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开幕。上海市政协委员丁祖昱提交《关于调整上海住宅建筑规范提升住宅产品品质的建议》,指出上海住宅得房率普遍不高与现行建筑规范有关,如阳台面积计算、飘窗建筑要求等。他建议对住宅建筑规范进行调整,放宽计容标准等,以持续稳定楼市、提振刚需市场、促进土地市场回暖,提升住宅总体品质。
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NO.1碧桂园发布2023年及2024年中期财报1月14日,碧桂园披露了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10亿元,同比减少6.8%;税前全年亏损约1673亿元,归...
◎2025年1月17日-19日,由成都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成都零售商协会主办的“安家成都·2025贺新年”购房促消费活动将在富森美家居三号店举行。35个品牌携旗下数百个项目及最新款产品亮相,近30家房企参加,包括保利、华润置地等主流房企。活动现场有上百个项目,产品覆盖全维度,各项目有置业顾问专人解答,购房者还能享受新春购房优惠和各区(市)县的以旧换新补贴。此外,活动还将在多个平台打造线上专区看房专区。
◎2024年,民营房企新绿色置业以29.7亿元拿地金额跃居成都房企TOP5,其拿地扩张步伐加快,多次高溢价拿地。新绿色置业是本土企业,开发时间已14年,其母公司从事中药相关业务。品牌战略升级后,确立以成都主城为核心的拿地策略及健康住宅技术体系。不过,其部分拿地仍用旧名,且缺乏高端产品打造经验,未来项目能否赢得市场成焦点。
◎2025年1月9日,信达地产与中国信达、鑫盛利保共同发起设立房地产行业存量资产纾困盘活基金,总规模达200.01亿元,旨在解决房地产行业问题企业的纾困和项目盘活,助力项目顺利交付与工程建设。信达地产此前已成功盘活多个烂尾项目,但2024年其净利润出现波动,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此次设立基金有助于缓解信达地产业绩压力,推动行业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