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规范》要求家政机构对服务全流程进行记录,记录形式包括纸质和数字化档案等。要建立母婴护理员档案,包括母婴护理员资料、服务合同(协议)、培训记录、奖惩记录等,并对母婴护理员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会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要完善“双千兆”网络发展政策措施,试点部署万兆光网,力争累计建成5G基站450万座以上。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加快网络升级“联算成网”。
本次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24年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超八成受访企业扩大和维持对外投资意向,超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
专家在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企业年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比较小,需要对企业年金的定位、覆盖的范围再重新思考。有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让企业年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促进作用,企业年金可以不以普惠的形式缴纳,可以作为企业薪酬激励的一部分。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商务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开展了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方面,组织9个试点地区积极先行先试,已完成80%的试点任务,形成一批成功经验,10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0%左右,其立法进程备受关注。
12月25日,《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记者注意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以及河北雄安新区。
会议指出,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
《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合理使用特许经营模式。要准确把握PPP新机制定位,不应强制规定特定领域和范围必须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对具有一定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充分论证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决策是否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具体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
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构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体制,完善海事监管机制和模式。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相关工作进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7900亿元,同比增长60%。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分别为46.5%和69.6%,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
杨志明表示,当前,数智赋能技能人才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包括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增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一大批新生代、网生代投身新业态。这些趋势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既要构建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也要给予大龄、超龄人才有温度的帮助。
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研究起草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的出台,将助力营造更加法治公平的税收秩序,规范互联网平台内的经济秩序,助力平台经济向稳向好发展。
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在门户网站公布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和征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