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HPV疫苗代表企业万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业绩均大幅下滑。其中,智飞生物、沃森生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盈利,万泰生物由盈转亏。默沙东2月4日表示,与智飞生物商议后,将暂停向中国供应HPV疫苗至年中。三家企业业绩下滑原因包括部分产品市场推广未达预期、新生儿数量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九价HPV疫苗扩龄和自费接种意愿降低等。
2月4日,辉瑞公布2024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177.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全年营收6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7%。公司肿瘤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6%,Seagen、Biohaven等公司贡献突出。辉瑞重申2025年展望,预计销售额在610亿至640亿美元之间。此外,公司还将削减成本,“all-in”减肥药danuglipron研发。
2月4日,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关于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公告》。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有关法规,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因美纳公司是一家基因测序试剂设备供应商,近年,这家公司在中国业务区的销售收入表现不佳。
1月24日,康辰药业盘中股价跌超5%,截至收盘跌幅2.76%。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3%到7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65%到76%。业绩预减主因是对收购泰凌国际股权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密盖息”业务收入规模预计下降约13%至17%,已计提9700多万元商誉减值。公司核心产品专利期逼近,在研肿瘤药进入临床Ⅲ期,原料药项目却宣布延期。
2024年,内地药企赴港上市迎来政策红利期。2025年以来,已有30家公司披露港股IPO招股书,其中7家为A股公司,生物医药企业尤为积极。恒瑞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于1月6日和1月21日向香港联交所递表,旨在通过港股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并获取多元化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复星医药却选择“逆向而行”,其私有化复宏汉霖的议案因未获中小股东足够支持而失败。
1月24日,网络文章指出部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当日下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称系编辑错误,已更正。业内专家表示,舆情源头是网文作者发现3个品种数据有问题,但被推延至整个仿制药评价数据造假,我国仿制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数据造假可能性不大。
1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到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媒体回复函》。该函件称,部分自媒体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公司产品瑞舒伐他汀钙片与LekPharmaceuticalsd.d公司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上公布的药...
1月24日,启光德健在苏州研发总部签署总金额超130亿美元商务合作,公司的生物偶联药物智能自动化开发系统iDiscovery全球发布。资料显示,启光德健是立足苏州、服务全球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作为致力于酶促定点偶联技术开发ADC药...
1月24日晚间,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0.47%到75.36%。业绩下滑原因包括管理变革带来短期成本上升、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以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调整持续等。不过,公司原料业务稳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高速增长,还持续加大创新业务投入。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短期承压,长期变革效果可期。
近日,主营中药注射剂的云南药企*ST龙津(原简称龙津药业)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亏损2981.62万元至4437.7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800.34万元至5656.32万元。近期公司也多次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1月23日,英科医疗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32%—291.65%。公司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行业去库存结束、产能利用率提升、销售均价增长,以及生产运营优化、人才战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等。不过,公司主要销售收入源于海外市场,存在风险,如美国加征关税。公司认为,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次性手套行业向头部聚集以及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会加快。
1月22日,复星医药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新药拟以现金及/或换股方式收购并注销复宏汉霖其他现有股东持有的全部复宏汉霖股份(包括H股及非上市股份)的吸收合并方案,作为特别决议案于复宏汉霖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含本数)有表决权股东的批准,但于仅由独立H股股东享有表决权的复宏汉霖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未获通过。复宏汉霖将保留H股上市地位。
1月22日晚间,一品红(300723.SZ,股价16.15元,市值72.95亿元)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亏损4.72亿元—6.8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2.41亿元—3.47亿元。一品红主营业务产品包括特色儿童药、创新慢病...
1月22日晚间,海王生物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净亏损9.5亿到12亿元,营业收入约为280亿到320亿元。2023年海王生物营收364.19亿元,亏损16.90亿元,去年尽管收入有所下降,但亏损减少。对于亏损原因,海王...
1月21日,第一三共在官网发布新闻稿,称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达卓优®(datopotamabderuxtecan)首个适应症获得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上述适应症已经于2024年12月27日在日本获批,此次在美国获批上市,是该药商业化进程中的一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