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考虑到国内尚无更高价次的国产HPV疫苗上市,高价次HPV疫苗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成大生物十五价HPV疫苗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十五价次HPV疫苗,由于该药物临床申请刚获受理,未来试验结果存在众多不确定性。◎伏美替尼片获批上市销售后,将面临与已上市同类竞品的直接竞争,艾力斯并无先行者优势。但随着伏美替尼片被纳入医保目录,将进一步提高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该药物的可及性。
◎腾盛博药的新冠特效药上市速度为国产第一,有望为新冠患者提供崭新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疫情防控较好,从国内外研发进度来看,包括中和抗体在内的国产新冠药物研发相对较慢,而中和抗体药物真正用于治疗的用量可能不会特别大。因此,国内企业瞄准的主要市场也在海外。◎适应症和医保目录是国内PD-1产品的必争之地。不过,目前国内的PD-1药物均需静脉注射给药。在这种背景下,用于皮下注射的PD-1/L1药物具有差异化优势。12月8日,恒瑞医药在相关平台登记了皮下注射剂型PD-1产品SHR-1901的I期临床试验(CTR20213220),这是国内首个PD-1皮下注射剂的临床试验。
◎注射用曲拉西利是先声药业与G1Therapeutics合作的创新药,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用曲拉西利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具有全面骨髓保护功效的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曲拉西利获批稍迟,但其将首个申报上市的适应症转移到骨髓保护,与同靶点产品具有差异化的布局,成为CDK4/6抑制剂在骨髓保护领域的First-in-class。◎从全球研发进度来看,CD112R属于一款尚待挖掘的靶点。药渡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仅有Compugen以及SurfaceOncology两家的临床试验获批。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的CD112R产品均吸引到了国际药企巨头的注意。
◎从国内研发进度来看,国产PD-1厂家又一次在CTLA-4赛道同台竞逐。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有望分别在PD-(L)1+CTLA-4的双免和双抗竞争中占据先发位置,恒瑞医药则再次启动“买买买”模式,实质上是为了能联合其卡瑞利珠单抗形成双免解决方案,以补充现有研发管线防止掉队。◎《掘金创新药》研究员发现,康宁杰瑞并没有在PD-1红海里继续扎堆,在PD-L1赛道也没有选择跟风,这在其纳米梯队的管线布局上可以窥见。◎恩沃利单抗可减少患者注射时间,同时有望在社区医院进行后续给药,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也为静脉通路受限和有严重输液反应的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EGFR-TKI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奥赛康ASK120067或将成为第4个获批的国产三代EGFR-TKI。但在多个三、四代EGFR-TKI进入研发后期及上市阶段,扩展适应症及开展联合治疗研究或是延续产品商业周期的重要路径。◎科伦药业子公司科伦博泰首个抗体新药PD-L1抗体泰特利单抗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CDE受理,适应症为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目前,国产PD-L1定价未知。但今年3月,阿斯利康度伐利尤单抗援助方案再度升级。◎《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不少企业将PD-1/PD—L1产品看作基石类药物,单药和联合用药在不同适应症上的应用都有望使市场再次扩容,但在实现路径和竞速比拼方面,仍存较大压力。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双抗药物是未来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的双抗行业尚处于从研发向商业化转型的时期;康方生物的双抗管线布局丰富,双抗注射液AK112未来几年有望获批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双抗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内首个获批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西达本胺或将再次续约进入医保目录,未来随着更多适应症获批,西达本胺或将进一步实现放量销售。◎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目前已有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即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乳腺癌,该药品也是微芯生物目前主要的商业化产品和收入来源。
◎11月11日,历时3天的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在谈判的第二天,明星抗癌药PD-1单抗登上谈判桌,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产品的相关新适应症颇受市场关注。《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PD-1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但除了拼速度,差异化的适应症和迅速商业化也很重要,国家医保谈判已经成为企业躲不掉的大考。◎与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的先发优势不同,科伦药业注射用SKB315的主要价值在于靶点的稀缺。◎《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目前国内只有维迪西妥单抗和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2款HER2-ADC药物获批上市,短期竞争格局良好,前者在医保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较强,若成功进入医保目录将有利于产品迅速放量。
◎泽璟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15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多纳非尼用于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的《受理通知书》。《掘金创新药》研究员关注到,尽管多纳非尼的各项研究正在有序推进,泽璟制药的股价却在核心产品获批上市后展现出下行的趋势。◎《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从既往肿瘤药被纳入医保的前后变化来看,多纳非尼在售价上应该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未来或也会对销售额有一定提振。◎11月4日,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宣布批准Molnupiravir上市。而11月5日,辉瑞也公布其新冠小分子口服药Paxlovid的2/3期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数据。
◎在国内市场,阿斯利康、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PARP抑制剂都是“则乐”的竞争者。可以预见的是,年底的医保谈判,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肯定会积极争取。《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从投入、回报率、市场估值等方面,纯粹的License-in已经告别了“黄金时代”。◎近期,BMS全资子公司BMS-Celgene要求终止百济神州的关于ABRAXANE(白蛋白紫杉醇)于中国市场内的独家销售合作。《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百济神州其实可以选择替换联合治疗实验中的白蛋白紫杉醇供应商,而且替换成本应该不会很大。
◎本次ESMO年会透露的潜在信号是,不论是哪条赛道,在多位入局者拉锯的竞争态势下,差异化成为制胜关键,First-in-class成为助力引擎。◎《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普那布林或将成为带动恒瑞医药业绩的重要角色,其不再只是治疗化疗副作用的药物,还可和恒瑞医药现有的肿瘤管线进行搭配,其临床研究结果也超出市场预期,未来发展潜力将进一步扩大。
◎PI3Kδ抑制剂赛道竞争激烈,面对众多药企早早布局,此时申请临床的百济神州或难以形成先发优势,谁能拔得国内PI3Kδ抑制剂头筹仍未可知。◎《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随着PD-1/PD-L1、CD47、Claudin18.2等热门靶点陷入激烈竞争,双抗药物是实现差异化创新的重要路径。对于康诺亚这样的新兴Biotech公司来说,双抗药物是少有的能让其实现弯道超车的技术路径。
◎近年来,CD47一直被业内认为是继PD-1/PD-L1之后,肿瘤免疫领域的下一个重要靶点。◎《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根据临床进度推算,舒格利单抗很有可能成为首家上市的国产PD-L1,基石药业或将抢先崭露头角。但是整体竞争格局不会有明显变化,跨国药企的先发优势仍难以打破,且随着后续适应症拓展,PD-L1本身也会向PD-1市场看齐。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考虑到恒瑞医药在过去半年接连经历了集采承压、查账被罚、净利润增长乏力等一系列利空事件,投资者对恒瑞医药的观望态度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而从长期看,恒瑞医药能否走出价值洼地,还要看其“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执行力。◎考虑到国内尚无CAR-T产品的具体销售数据,倍诺达比阿基仑赛注射液上市只慢了两个月,这是否会造成二者的商业化差距还很难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CAR-T产品都要面临综合支付能力、医保体系、技术成本等多个方面的考验。
◎据《掘金创新药》研究员统计,百泽安的总申报适应症数量已经赶超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成为目前获批上市的六款国产PD-1中申报适应症数量最多的一款。◎《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面临业绩和股价的双重承压,恒瑞医药选择在此时豪掷13亿元加码创新药业务,凸显了恒瑞医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决心,但短期内能否依靠创新药挽回商业上的颓势仍是一个未知数。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因为绑定了正大天晴庞大的销售网络,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被业内认为是最具市场潜力的PD-1产品之一。◎尽管比其他国产PD-1上市时间晚了几年,也赶不上今年底的医保谈判,康方生物董事长夏瑜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这款姗姗来迟的产品很有信心。康方生物PD-1刚获批,市场就传出免费赠药计划和患者救助计划,两年的封顶治疗费用为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