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针对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1260H清单,宁德时代方面回应称从未参与涉军事业务或活动,此决定错误。此前,美国国防部更新“中国军事企业”清单,新增包括宁德时代等公司。该清单对公司国防相关领域设置限制,但不影响民间商业采购。早在2024年,美国就通过法案禁止国防部从宁德时代等公司购买电池,2024年8月两名共和党议员也提出类似希望。中信证券认为该名单仅是初步“标定”,后续存在复议程序,国联电新认为宁德时代业务不涉军,对国家安全威胁可忽略不计,且该清单对其投资业务也不产生影响,后续可通过证据复议及法律手段剔除。
2024年12月,极星科技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原董事长兼CEO沈子瑜退出,苏静接任。这是极星中国公司7年来第7次更换CEO。极星曾对标特斯拉,但在华表现不佳,销量始终低迷。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减少22.8%。同时,极星全球高管团队也频繁换防,未来的业务调整值得关注。
2025年1月1日晚间,孚能科技发布停牌公告,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协议转让部分公司股份,若达成,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变更。2024年以来,孚能科技股价震荡,近120日内上涨27.47%。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92.12亿元,同比下降17.98%,净利润为-3.04亿元。
2024年12月,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销售或交付状况。理想汽车交付新车58513辆,再创历史新高;零跑汽车交付42517辆,连续七个月创月交付历史新高;小鹏汽车交付36695辆,连续4个月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蔚来交付31138辆,单月交付突破3万台创新高;小米汽车交付超过13.5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此外,广汽埃安、极氪、岚图汽车、阿维塔科技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多数车企为年底冲量提供了不少购车权益和优惠,新能源车终端折扣力度有所增加。
12月3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2025开年内部信。他回顾了2024年,称上半年曾经历至暗时刻,下半年凭借新车实现销量翻盘。展望2025年,他认为汽车市场竞争将更激烈,价格战或从1月开始。小鹏汽车计划推出多款搭载AI体系技术的全新车型,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目标未来10年一半销量来自海外,并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份额第一。为增强竞争力,将扩大招聘规模。此外,小鹏汽车的XPD2.0已正式启用。
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力争2025年底基本实现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他指出每年假期新能源车充电难已成焦虑,交通运输部正设法解决,包括预判需求、增加设施、加强信息引导等。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和充电停车位数量增加,覆盖率达97%。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也曾表示,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缓解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现象。
12月26日,宁德时代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上市。公司将根据情况择机发行,发行对象包括境外机构等。此次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国际业务等。宁德时代虽货币资金充足,但海外市场占有率面临挑战,国内市场也压力不小。其Q3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增长。面对竞争格局改变,公司加速产品优化,与车企联合研发,布局换电业务。尽管挑战诸多,仍被机构看好,东吴证券预计其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天眼查获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申请注册了多枚“XIAOMIYU7”、“XIAOMIYU”商标,国际分类包含运输贮藏、运输工具、科学仪器等,当前这些商标的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图片来源:天...
12月25日晚,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2024理想AITalk上现身,这是他“消失”公众视野九个月后的首次公开露面。李想强调了人工智能对理想汽车的重要性,认为智能化尤其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是汽车行业下半场的关键。他表示,汽车将从交通工具进化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并透露理想汽车有望在2030年推出一款融合人工智能的超级跑车。李想解释购买法拉利是为了体验和提升品牌认知,同时宣布理想同学App将于12月27日上线手机端,旨在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人工智能体验。李想明确表示理想不会涉足Robotaxi领域,而是专注于打造“移动的家”,并透露未来会涉足人形机器人,但当前重点仍在于实现L4级自动驾驶。李想还指出,理想的愿景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成为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12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磐石底盘。该底盘采用电池到底盘一体化技术,以电池为中心设计,带电时可承受120km/h正面碰撞,安全性高。宁德时代内部人士称,“滑板底盘”主要用户是跨界造车新势力和需快速导入产品的传统车企,可助力车企提升开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另有观点认为,采用第三方“滑板底盘”或对车企研发自主性和供应链产生冲击。
12月24日,美股因圣诞假期提前3小时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7.35%,市值飙升约1000亿美元。有消息称新款ModelY日产能已达200台左右,最快明年1月可下单。目前特斯拉在售多款车型,ModelY支撑了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销量。面对竞争,特斯拉或需更新主力车型,已在全球实施多项促销措施。
12月24日,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门宣布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成立新设技术委员会,负责综合大能力建设。此次调整旨在提升研发效率和交付速度,更好地整合交付工作。调整包括加强方案交付团队能力建设,新设立的技术委员会负责统合大能力建设等。蔚来相关负责人称,这是公司为满足业务需要进行的主动调整。
8月初,北汽蓝谷与华为合力打造的享界S9正式上市,新车定位行政级纯电豪华旗舰轿车。9月和10月,其销量攀升至2000辆左右,稳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市场榜首。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蒋自力称,中国车企在豪华品牌市场正处于厚积薄发的阶段,北汽“Allin”享界不动摇。北汽新能源董事长代康伟也透露,享界S9的人车使用场景在不断升级。
12月22日,在蔚来媒体面对面活动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展望未来,预计到2035年全球前十名汽车企业中至少有五家将来自中国,且中国公司会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他表示,蔚来的愿景是跻身其中,为此将加倍努力。12月21日晚,蔚来在NIODay2024上发布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并推出最贵车型ET9(81.8万元)和最便宜车型firefly萤火虫(14.88万元),形成覆盖15万至80万元价格区间的11款车型矩阵。蔚来通过三个品牌——蔚来(30万~80万)、乐道(20万~30万)、firefly萤火虫(精品小车),精准定位不同细分市场。李斌认为,多品牌策略有助于挑战国际高端品牌如BBA的垄断地位。尽管firefly萤火虫的设计引发争议,但蔚来坚持其为原创设计,并强调将在全球市场逐步推出适配各地需求的车型。蔚来希望通过高效的品牌布局和资源共享,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
12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合并谈判。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两家公司将讨论将业务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并计划于2026年8月完成合并。合并后,新控股公司将成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