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据统计,湖北自贸区内注册的A股企业共有9家,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分属于制造业,仅有盛天网络从事游戏娱乐业。从规模上看,湖北自贸区内上市公司的资产差距非常大,有3家公司总资产超过200亿元,但其他公司均在100亿元以下。此外,2017年上半年,在湖北自贸试验区内的这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家公司营收规模在20亿元以上,其中资产规模大的公司更容易实现更高的收入。
通过数据统计,重庆自贸区内共有9家上市公司,占重庆所有上市公司的18%。据各上市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报,资产上百亿的公司多达4家,其中,金科股份更是突破了千亿规模,资产总额达1337.30亿元,重庆建工、华邦健康、重庆百货则紧随其后,资产总额分别为620.28亿元、250.94亿元、120.94亿元。今年上半年,重庆自贸区内的9家上市公司均实现了盈利,中梅安森还实现了扭亏为盈,其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3.05万元。
目前看来,上海自贸区和天津自贸区在榜单冠亚军的位置上稳如泰山,而榜单季军则成了剩余9个自贸区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上海自贸区挂牌将满4年,媒体和网络关注度居高不下,在周榜的各项数据中一骑绝尘,以超过第二名一倍以上的整体搜索指数,高居榜单榜首。此外,榜单季军的位置再度回到重庆自贸区手中。这是榜单成立以来,重庆自贸区第三次入主榜单前三。往届季军得主——河南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以微弱的差距紧随其后。
在全国自贸区上市公司排行榜上,河南自贸区凭借10家A股上市公司和四川自贸区共同拿下榜单季军。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这10家上市公司中,中原高速、中原环保、中原证券三家表现强势。以中原高速为例,作为河南交通领域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其上半年不仅在总资产方面占据排行榜第1,而且净利润也高居第一。
四川自贸试验区凭借10家A股上市公司,入围全国自贸区上市公司排行榜前三名。经过记者梳理发现,这10家上市公司集中在天府片区,在今年上半年有9家实现了盈利。从行业分布上看,其中6家企业属制造业,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从业务内容来看,不但有聚焦航天航空的高精尖公司,还有代表着文化传媒、互联网软件服务的新兴产业。
在全国自贸区上市公司排行榜上,作为第三批挂牌的内陆自贸区,陕西自贸区凭借15家A股上市公司,取得了第二位的成绩。这15家上市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实现盈利。从行业分布上看,陕西自贸区以深厚“硬科技”底蕴积累为基础,包括了航天航空、设备制造等领域,此外,基于陕西省内,特别是陕北及关中西部地区丰富能源、矿产资源,还布局了陕西煤业、通源石油、金钼股份等企业。
截止2017年9月13日,全国自贸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143家。其中上海自贸区最多,达到69家,占比接近一半。从行业分布上看,上海自贸区的A股上市公司中经营制造业的最多,数量达到21家。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Top10的榜单上,来自上海自贸区的上市公司占了7家,资产总额已突破14.37万亿元,可以说是最赚钱的自贸区。
本周,河南自贸区和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联手合作,首次入围榜单前三。据了解,目前蛇口自贸区已经和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达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共识,力争在9月底前,跟洛阳片区签署合作协议。本周重庆自贸区的整体搜索指数为198,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于河南自贸区,位居榜单第四位。
在A股上市公司中报发布完毕之际,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微信号:zmsyqbd)特别推出“中报点兵——全国自贸区上市公司排行榜”调查报告,摸清了自贸区上市公司的“家底”。截止2017年9月13日,全国自贸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143家。其中上海自贸区最多,达69家,占比接近一半。在行业分布上,制造业最多,达到63家。同时,上海自贸区是上市公司最赚钱的自贸区,交通银行是自贸区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在股东方面,65家自贸区内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国家队的“影子”。
9月3日至5日,福建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福建自贸区凭借“金砖”优势,再次坐稳榜单前三,甚至在移动搜索单项指数上实现逆袭,超越天津自贸区,成为移动搜索指数亚军。
在尝到复制其他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所带来的成果之后,山西显然不再希望仅仅当一名自贸区试验改革的“旁观者”。日前,山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内陆省份山西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对于这个资源型省份来说,申报“自贸区”意味着全方位对外开放再提速。
9月,是收获的季节。8月31日,也正好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的最后期限。A股市场上的自贸区概念股,都分布在哪些行业领域?这半年来,取得了什么样的经营业绩?谁又是自贸区概念里的引领者和风向标?对中国A股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它们又有着什么样的贡献和增长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别推出2017年中报自贸区概念股排行榜,以期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对于第三批自贸区概念股尚未有明确划分,因此,自贸君选取了中国前两批自贸区概念股,作为分析对象。
本周福建自贸区凭借“金砖”加持,进入榜单前三。湖北自贸区内一周新闻频发,搜索指数上涨,整体环比增长8%。同样排名提升的还有辽宁自贸区。在经济学家林毅夫率领研究团队开出经济转型“新药方”后,引来了各方大论战,争论至今未熄。作为东北首个自贸区,被称之为东北振兴的新抓手,辽宁自贸区在这场辩论中似乎也或多或少的被波及。本周辽宁自贸区整体搜索指数呈现小幅度上涨,整体环比指数增长2%。
平行进口车由来已久,但在很长时期并不受待见,甚至一度被称为“水货”。和很多领域的改革一样,平行进口车也有一个政策从模糊到明确,甚至到鼓励的合法化过程。基于这种改革的逻辑,平行车,可谓“平行策”。从2015年开始,我国分两批在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开展平行汽车进口先行试点,其中大多在自贸区。平行进口车由此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令人惊讶,却并不令人意外。《每日经济新闻》特此推出2017年上半年平行进口车数据分析报告,进行解读和点评。同时,由于各地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不同,各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发展情况也存在差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选择了三个自贸区试点,进行调查,用数据说话,用案例讲“故事”,为中国平行进口车发展“诊脉”。
本期榜单,现有的11个自贸试验区总体变化不大,仅河南自贸区和陕西自贸区位置出现互换,其他自贸区保持原位不动。天津自贸区在本周仍旧占据榜单第二顺位。这其中不乏“平行进口车项目”的保驾护航,但也有新的优势元素的出现,那就是“影视文化产业”。本周天津自贸区的指数顶峰出现在8月18日,在这一天,天津自贸区的三条热搜新闻中,有两个与影视文化产业相关,分别是“霍尔果斯之后天津自贸区打造影视文化产业福地”、“全国首个影视保理产品在天津自贸区诞生”。一直以来备受网友关注的“平行进口车”项目,再加上影视文化这一“天然吸睛”的产业,之后在搜索指数榜单上可能产生的化学效应,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