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和“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案例”已征集相关材料上百篇。专家初评筛选环节将于今天正式启动,而第二阶段的网络投票环节将于2018年1月15日早8:00正式启动,届时经过专家初评筛选出来的30项候选名单将闪亮登场,在为期1周的网络投票评选中同台竞技。
2018新年刚过,重庆两江新区在印发的《智慧两江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及将推动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形成智慧城市示范地标。而这也是当地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概念。
日前,长沙发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其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预计突破万亿,达到10200亿元,同比增长9.0%。加上去年12月宣布该数值预计将达到10500亿元的无锡,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增至14个。
2017年12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宣布以“开放的大门”为主题,正式启动“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从目前征集到的新闻事件来看,包含了领导人视察、重大人事变动、重大会议、重大改革等多种类型。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影响力、传播性和代表性。目前,候选新闻和候选案例的征集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欢迎各自贸区赶上案例申报的最后一班车。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则好的“人才口号”,会为城市招引人才增色不少。例如,不断发展的深圳需要各方人才的汇聚,“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招才口号一喊便是多年。而成都“蓉漂计划”的提出,则在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了全球人才身上。此外,武汉、西安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口号”。
2018年1月2日,成都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第一笔免通关单业务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启动。
2017年12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宣布以“开放的大门”为主题,正式启动“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截止到2018年1月3日,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已经收到来自于四川、浙江、陕西等多家自贸试验区参评的2017年度新闻和创新案例。本次参评材料申报截止日期为1月5日,第一次初评会将在1月8日举行。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专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云端大数据池,通过在线协报建和协同审批平台,在三维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实现部分流程的自动审批,给企业的各项申报创造了极大的便利。1月3日,成都高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17年度重大制度创新案例》,取得了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40项。
一直以来,“好的单位”、“好的行业”与“好的发展平台”划等号,相比“毕业去哪个城市”而言,“去哪家单位”显得更加重要。不过,随着城市发起“抢人大战”,毕业就业因素的考量,出现了变化。清华大学统计的毕业生“京外就业率”从2014年的48.3%上升至2016年的60%,北大的“京外就业率”也从2014年的43.34%上升至2016年的54%。与此同时,去年电子科技大学约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以往这个比例仅有10%左右。“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辩题,在这个新的时代,值得被重新思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全球经济进入以城市(城市群)为单元的竞争阶段,各大城市纷纷向人才抛出橄榄枝,从风格各异的招才口号到真金白银的引才政策,事关“人才”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引着社会的神经。如今进入2018年,新一轮计时器已然启动,新一轮人才战争也暗潮涌动。多年以后,面对人才济济的城市,当时的城市主政者们或许会想起,2017年,那个为了“抢人”而开始的,风雨兼程的夏天。
中国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加速推进的阶段,大大小小的城市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那么,有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将决定着中国城市的前途,也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这就是“城市进化论”公号诞生的理由,也是“城市进化论”所将承载的理想——它要见证和记录这场前所未有的城市进化历程,它要传递和汇聚推动这场城市进化历程的那些最有价值的思想和声音。
12月27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这是全国第三批设立的自贸区中第一部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指出,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提升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国内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从“自贸港区”到“自贸港”,仅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浙江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舟山市政协副主席夏文忠表示,自贸区重点是改革,而自贸港重点则在开放。
2017年,你眼中的自贸试验区是怎样的?哪些新闻事件让你印象深刻?哪些创新案例让你由衷点赞?为盘点2017中国自贸试验改革试点中发生的大事、大新闻,《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特推出“2017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以“开放的大门”为主题,评选这一年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十大新闻及十大创新案例,期待你的参与!
2017年12月27日,成都国际班列2017年开行规模突破1000列。其中,蓉欧快铁成为了首个实现每日开行、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广、开行线路最多、频率最稳定、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中欧班列。一路向西的中欧贸易快车道,使中西部地区从传统开放模式下的“末梢”,变成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当前,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带动周边吃、住、行等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以及汇聚人气、提升城市土地价值等均有明显作用。12月26日,颇受当地政府重视的悦来会展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以打造适合会展产业发展的生态集群和生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