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强城市GDP全部出炉!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21年,受益于煤炭价格大涨,太原经济总量一举突破5000亿大关,排位上升6位进入全国前五十强城市;增速9.2%也处于百强城市靠前位置。不过之后几年,太原未能维持住高速增长,2022年GDP增速3.3%,2023年3.8%,到了2024年则仅为1.2%。
2024年,宜昌以6191.12亿元的GDP总量,超过襄阳的6102.41亿元,时隔多年重回“湖北第二城”。双城竞逐,背后是传统产业的此消彼长,和新兴赛道上的弯道超车。目前两城经济体量仍在伯仲之间,随着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格局又会否再度生变?协同发展布局下,又将如何共同撑起湖北“金三角”?
哈尔滨亚冬会背后的生意经!
2024年,有19座万亿城市GDP增速跑赢全国,其中排在首位的城市是泉州,增速达到6.5%。这样的成绩,对于曾经的全省经济第一大市泉州来说,来之不易。要知道,在2023年,泉州经济一度承压前行——一季度GDP增速-1.8%,是唯一负增长的万亿城市,后续虽努力追赶,但全年经济增速仍落点在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早在2021年,《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就提出,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去年3月,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杭州又进一步明确,要努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拿到开启杭州发展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入场券。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的求索之路,也许才刚刚开始。
河北终于冲出首个万亿城市!
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河北全省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不久前才实现万亿城市“破零”的河北,又迎来了人口回流的成绩单。2万人,从数量来说,规模并不算大,但从时间维度来看,这是河北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用当地媒体的话说,是具有“拐点”意义的历史时刻。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广东的机会在哪里?
随着苏州入围,我国已有7城入围“万亿消费俱乐部”,其余6城分别是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年度社消零总额过万亿的普通地级市,其4.8%的社消零增速,在经济十强城市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武汉(5.3%)。眼下,经济十强城市中,还剩下杭州、武汉、南京三座城市等待“冲刺”,其中最接近万亿门槛的城市是南京,2024年社消零总额8552.75亿元,同比增长4.3%。
最先与《哪吒2》绑定的城市是成都。有从业者评价:“过去,成都在文化产业领域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作。如今,《哪吒1》《哪吒2》让世界看到了成都的实力。”
春节作为年初重大消费节点,历来备受重视。对成都而言,2024年社消零总额达10327.1亿元,在“万亿”体量之上继续稳中求进,不仅意味着新的一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更需用“新”释放消费潜力、撬动消费热潮。开局关乎全局。两位数的旅游收入增长背后,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码?在“消费万亿城市”普遍承压之际,其又该如何蹚出一条扩内需的新路径?
全国玩雪版图正在南拓到成都?
想要满足新晋“万亿城市”的要素流通,想要支撑“江苏开放门户”的谋划,三条跨江通道,远远不够。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南通将过江通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创造性地提出了“八龙过江”的构想。除了已经通车的三条跨江通道外,还有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通沪通道3条通道施工正酣;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基本完成工可研究,崇海通道正深化前期研究。
天水,因“天河注水”传说而得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中的浪漫诗句在此诞生,长江流域的西汉水与黄河的支流渭河在此“握手”。图片来源:纪录片《秦岭大宅门》截图这里有着“陇上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