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春节吸金172亿元,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05 20:26

    春节作为年初重大消费节点,历来备受重视。对成都而言,2024年社消零总额达10327.1亿元,在“万亿”体量之上继续稳中求进,不仅意味着新的一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更需用“新”释放消费潜力、撬动消费热潮。开局关乎全局。两位数的旅游收入增长背后,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码?在“消费万亿城市”普遍承压之际,其又该如何蹚出一条扩内需的新路径?

    每经记者 杨欢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魔童哪吒继续“叱咤”春节档。截至5日0时,3岁的“吒儿”正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年轻的百亿“影人”。与此同时,“孕育”这个魔童的成都也不遑多让——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春节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1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1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2%、12.1%,以“叫好又叫座”的成绩,为“史上最长春节”画下句号。

    春节作为年初重大消费节点,历来备受重视。对成都而言,2024年社消零总额达10327.1亿元,在“万亿”体量之上继续稳中求进,不仅意味着新的一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更需用“新”释放消费潜力、撬动消费热潮。

    开局关乎全局。两位数的旅游收入增长背后,成都“掌握”了什么活力密码?在“消费万亿城市”普遍承压之际,其又该如何蹚出一条扩内需的新路径?

    新热点:“魔童”坐镇 影院火爆

    458.24万人次观影,2.18亿元票房——这是今年春节档,成都电影市场“成绩单”。从票房收入来看,不仅较去年同期增长45%,创下成都春节档电影票房历史新高,放眼全国,也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第三,是毫无疑问的“票仓重镇”。

    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最受成都观众喜爱,总观影人次近250万。其中不乏来蓉游客,第一时间走进影院追“大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欢 摄

    作为成都“原生”动画制作产业链的典型代表,据灯塔专业版预测,《哪吒2》总票房将达85.15亿元,有望成为中国影史新的票房冠军。而截至5日0时,“哪吒”系列两部电影(注:另一部为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已超100亿元。

    有人用“高开疯走”来形容这部“成都造”影片。在一个爆款大片背后,往往蕴含着乘数级的消费效应,包括餐饮购物、衍生品的销售开发等。

    据了解,春节期间,仅太平洋直营门店的电影映前广告就有十余个知名品牌企业投放,影院卖品收入也远超同期,非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5%。此外,成都影院还联动“成都老字号”餐饮商家推出“跟着电影品美食”系列活动,消费者凭电影门票和餐饮消费小票互享优惠。

    随着电影院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娱乐设施、主题活动将更加重视导入这一“流量入口”,有望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新体验:“南方唯一” 冰雪滚烫

    以新场景激发新活力,在成都过年的“N种方式”中,冰雪消费正在成为一张新“招牌”。

    据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西岭雪山、天台山等冰雪游热门景区开展冰雪茶花季、冰雪温泉嘉年华等主题活动,滑雪、泡温泉、赏雪景、观冰瀑等冰雪游度假场景吸引超20.6万人次游客。

    成都冰雪运动的火热发展并非偶然。据统计,成都有各类冬季项目场馆60多处,冰场面积约1.6万平方米,雪场面积约7平方公里,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200万,辐射人群超500万。

    图片来源:资料图

    以目前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旱雪场——新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为例,这里吸引了谷爱凌、苏翊鸣等众多国家队选手前来集训,2024年,该滑雪场接待游客达3.3万人次。

    广东游客范先生的选择逻辑颇具代表性。按照他的说法,西岭雪山是距离广东最近的雪场,气温也更适合南方人,所以今年春节特别安排了在成都“耍雪”的行程。据悉,西岭雪山2024年进入雪季以来,吸引了大批滑雪爱好者,比2023年同期增长约3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而作为南方唯一拥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城市,成都正加速构建冰雪经济全产业链,打造南方滑雪的优选之城。

    新亮点:文创产品大幅“创收”

    当然,成都揽获“客群”的主阵地还在景区。官方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2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景区贡献的游客量超过六成,包括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大IP,依然吸引力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多个景区今年还特别推出了赠送门票活动,一方面门票收入同比降低8.4%、录得1.3亿元,但通过此种“让利”的方式,有助于降低“门槛”、增添人气,也可带来更多消费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事实上,随着当前消费需求日益转向“体验”、消费者更加看重“价值”,文旅市场已然进入拼内核、比创意的新阶段,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往往更能吸引大众,不只是“用脚投票”,还能“自掏腰包”。

    一个例子是,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开展仿古祭祀、游喜神方、主题灯展等民俗活动,接待游客77万人次,同比增长5%,而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11.75万元,同比增长40%,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

    而在总是“约满”的各大博物馆里,成都不忘穿越历史长河,尽显厚重底蕴与开阔视野。仅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通过古希腊大展、璀璨灯组等,把世界文明与中国传统春节的喜庆祥和气氛相融合,吸引到游客近22.9余万人次。

    新流量:入境游客增长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是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的第一个春节。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在最新施行的“240”新政以及2024年以来“免签圈”的持续扩容作用下,入境游的高速增长成为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成都显然不想错过这波“亮点”。这个乙巳春节,成都安排了非遗鱼灯、非遗火舞、非遗皮影戏、非遗美食等多个非遗活动,吸引国际游客。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春节假期,成都共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其中入境旅游团游客3596人次,同比增长49.6%。

    图片来源:资料图

    公开报道显示,成都近来积极推动消费服务国际化水平提升和促进入境游便利化相结合,旨在通过提供更优质全面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打造国际游客首选城市。

    以入境支付便利化为例,成都通过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体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发支付服务。目前,在春熙路、宽窄巷子等多个热门旅游景点,银联、VISA、数字人民币等多渠道支付途径已成“标配”。

    对于志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都来说,早已不满于成为外国游客的“热搜对象”,更希望“近悦远来”,开拓更多消费增量。这个春节,是一个新的开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沈阳机床:刘成明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下一篇

    成都市温江区召开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大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