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成都市新津区“沉浸式”产业发展论坛暨现代服务业协会揭牌仪式举行。
高调推进“沪苏同城化”
2015年的成都温江,便提出了“三医融合”,进军大健康产业,5年时间过去了,如今这里一座生物医药新城雏形初现。
根据成渝中线高铁可研鉴修报告,项目线路自成都枢纽成都站向东引出,经成都东部新区,资阳乐至县、安岳县,重庆大足区、铜梁区、科学城,引入重庆枢纽重庆北站,全长约292公里,主要技术标准为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并预留提速条件。
安徽小城“左右逢源”
12月1日,天府怡心湖将正式对外亮相。
“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新型营城路径。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的开通,意味着成都将迈向智能化城轨时代。该线除了保障全自动运营系统在各个运营场景下都能高效运转和有机联动的主备控制中心之外,还拥有一个孪生“幕后大脑”——成都地铁全自动运行智慧平台。
今日起,评选活动重磅升级——由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与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手共同举办“2020年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升级后的“评选活动”范围更广,评选内容更深入和精准。
近日,赣州宣布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目的是“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进程”。但这“慢半拍”的一步,能否实现预期?被寄予厚望的赣州,能否担当“副中心”大任?
本届服博会高度聚合了原创设计、成衣品牌、生产线、专业买手等一系列的产业链条,集结优质上下游供应商,以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形式,汇聚西部服装资源,搭建起西部首个一站式时尚产业平台。
活动现场发布了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对日合作清单、产业规划、骑龙创新园城市设计,并同步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日本三菱重工中日数字低碳城市科技创新中心等15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作为规划编制方之一,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川岛一郎指出,中日文化创意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将是,利用具有中国优势的数字情报和尖端应用技术为文化产业赋予新的价值。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年)》(下称《报告》),绘制出一份可供参考的县域经济最新图谱。
11月18日,“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举行,成都双流区获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