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成都温江,便提出了“三医融合”,进军大健康产业,5年时间过去了,如今这里一座生物医药新城雏形初现。
每经编辑 杨欢
王欣,海归博士,回国要做新药研发的临床前有效性评价。她犹豫是把公司落在长三角,还是其他地方。
全国医药工业35强的罗欣药业,它从山东走到苏州,仍然在踟蹰。它纠结是不是就在苏州投资了?
不过,上述主体最后把投资地选择在温江。这是一个竞争信号,内地的医药生物城有了兴起之势。
图片来源:摄图网
某种角度,这也说明医药产业的历史变迁以及区域经济从不均衡到均衡发展。当国内大循环市场逐渐形成,内地的医药产业之城有了新的机遇。
2015年的成都温江,便提出了“三医融合”,进军大健康产业,5年时间过去了,如今这里一座生物医药新城雏形初现。区域集聚、龙头并立。
今天透过这一样本,也能发现它同张江药谷、光谷生物城等生物医药城的接近之处——有为政府的平台建设,有效市场的技术创新。
航拍张江 图片来源:摄图网
翻看中国医药产业园发展史,起于丘荒之地,几乎是共性。另一个共性则是他们都是由政府投资开发产业园,再吸引产业聚合。
产业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先,医药企业涌入在后,也就是降低硬交易成本在前,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软交易成本在后。
生物医药产业聚合,逐渐构建起复杂的网状结构——政府、高校、风投机构、基础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形成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比较优势。
20年前的张江药谷,10年前的光谷生物城,更早进行专业化分工也奠定了如今在医药产业的先发优势。这也说明了另一个事实,开明的地方主政者能跳出传统基建经济的窠臼,意识到专业化分工之于经济结构的巨大价值。
如果把地方政府比作一个竞争主体,区域经济竞争类比市场竞争,脱颖而出要靠专业分工的禀赋优势。这实际是张五常对县际竞争的注解,只不过这种竞争不单单指一个地方的财政、税收。
张江药谷、光谷生物城、苏州BioBAY的领先很容易理解,它们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区域。先行的开发产业园极大降低区域市场的交易成本,罗氏制药、辉瑞等国际医药巨头也就更早落地,进而再带来复杂、精细的产业链分工。
生物医药作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这是全球万亿级的市场。“水大鱼大”,谁都无法估量未来有多少医药巨头。当先行的医药产业园区已经变得足够成熟,相比初始阶段,医药巨头聚合的边际效应递减。接下来的关键词是资源外溢。
国内市场“大循环”,溢出的医药头部资源朔长江而上,寻找下一个承接地。中西部承接地之间构成了另一种县际竞争,每个地方对巨头翘首以盼。它们在基础公共设施、政策环境、产权保护、扶持力度下功夫,这形成区域的价格信号,医药巨头据此研判。
罗欣药业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贸易及医疗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去年,它在纠结是选择苏州还是更远的温江。
“最后,我们选择了温江。”罗欣集团常务副总裁孙博弘表示,温江打动了他们,
一块是“一门受理,全程网办”,这意味企业办审批不再到各个部门四处跑,提出申请到资金到位,平均时长在28天。
另一块是政府专员服务企业。温江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青锋把他们形容为“店小二”,200多个店小二,围着400多家医药企业团团转。
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欣是海归博士,她对此也深有感触,“在这类细节上,政府提出的支持服务比很多地方要细腻许多。”
这实际接近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以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服务来代替权力干预。张江药谷、光谷生物城、苏州BioBAY的成功背后是服务型政府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角色替代。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温江在成都以西,典型的川西平原,春天蒙蒙细雨,满眼朦胧新绿,它因宜居有金温江之称。不像计算机之于高新,电子之于郫都,过去提到温江,很难让人想起支柱产业。
五年前,温江提出“五个之城”建设,“三医融合”摆上台面。白纸作图,如今,温江的“三医”已成气候。
某种程度来讲,它和张江药谷、光谷生物城、苏州BioBAY的崛起之路很像。政府投资产业园,医药巨头涌入再聚合产业。全球CRO排名前十的药明康德和全国医药工业综合实力前三甲科伦药业落户温江,全国医药工业35强罗欣药业紧随其后。
医药巨头处于更高层级的生产结构,更强的议价能力会吸引上游、下游企业靠拢。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温江产业园区内的药品生产企业,近年来凭借优良的医药制造传统,和药品质量体系管理优势逐步转型产业链服务商,提供药物订制生产(CMO)服务。
“很多医药上游研发机构寻找CMO服务商,会首先想到长三角等医药发达省份,因为配套完善,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西部医药产业原本就具有优良的药品制造传统,产业链分工日益显著,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著,很多原本计划在长三角寻找产业链合作的伙伴,选择留了下来。”海通药业总经理李晓琳说。
最近的案例是,有一个成都创新药研发团队计划去江苏某生物医药聚集区发展,对海通考察了解后,选择与其合作临床样品的生产,最终团队也留在温江。医药产业高度精细化,产业链临近企业的距离太远,这会影响运输成本、沟通成本、分工协调。
王欣特别看重沟通成本,“本地客户可以当面就敲定项目,比电话沟通的效率高出很多。”除此之外,距离越近,越能减少医药样本在冷链运输环节的折损。
接近3000亿市值的药明康德来了,成都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更为高兴。药明康德投资落户温江,将在生物药、生物样本库、罕见病专科等方面构建最宽最深的研发平台。
海通药业有更多相信温江的理由,它要在这里扩大产能,18000平方的“创新药物MAH共享生产基地”已蓄势待发。
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更注重产业链的稀缺性,药明康德,海通药业如此,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亦如此。
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川大华西的平台背景,主要解决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实际上,这一块是全球性的瓶颈问题,国内尚未完全做到研发商业化。
康城以疾病动物模型为特色,为国内上百家药企提供临床前药效评价服务,完成项目超300个,成功申报中美临床批件近20项。
疾病动物模型的药效评价降低了新药研发周期,属于国内稀缺的医药企业,“因为真正做这种平台的很少,我们很多客户来自北上广发达地区。”这实际说明医药产业园应具有的培育功能,独角兽只能从市场中长成。只有稀缺的医药独角兽才能占领产业高地,尽管它才露尖尖角。
在有关药企负责人看来,类比张江药谷、光谷生物城、苏州BioBAY,温江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更为齐全。这涉及不同产业园对专业化分工的理解,有人愿意只做原料药生产,也有只做创新药研发。然而全产业链优势在于构造内生的医药专业分工结构,这为药企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孙博弘就说了罗欣药业选择温江的另一个理由——产业链更全,“我们本身就是全产业链企业,刚好和温江的‘三医’产业相对应。”
罗欣药业在温江投资,准备在西南再造一个总部基地,供应海外市场。
这恰好印证了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的一句话——市场分工决定市场规模,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分工水平。专业化分工是市场繁荣的基础。
以下事例能说明温江的成果,聚集“三医”行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超过400家,医学的科教研产一体化形成,三医领域已形成龙头企业集聚……
成都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 张志强 摄
建好硬、软的基础设施,把资源禀赋转为比较优势,再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这正是林毅夫的后发优势理论,后起的医药产业园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温江五年,“三医”筑城,某种意义上它正在利用后发优势弯道超车。龙头聚集的比较优势有了,下一步,竞争优势呢?
医药研发自不必说,温江的成都医学城已纳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后者要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
温江自有它的雄心,全球聚集创新要素打造国际健康产业高地。高,指向更高层级的产业结构,挖深医药护城河壁垒。
温江“三医”产业在人工智能、创新药研发突进,技术革新拓宽高层级产业结构。大数据/AI,温江聚集了拥有国际领先消化内镜影像AI技术的希氏异构等企业6家,并启动建设了电子科大“三医+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技术赶超是要在专业化竞争保持领先,经济学用学习费用来解释专业化优势。这意味温江在大数据、AI向前走一步,后进者面临更高的学习费用。
另一个是开放,改革和开放相伴,后者加深了结构演绎的广度和黏性。今年10月,温江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签订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后者是我国唯一一家医疗特区,享有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四个特许”政策,可以率先使用尚未在国内上市的境外创新药械,可以试点开展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
温江要借此疏通高风险材料难入境的“堵点”,将国内一流的高风险物品通关流程带到温江,一站式解决新药研发用样本和试剂“进口难、进口慢”问题。
站在更高的视角和格局,温江做到真正的产城融合,构建了企业和人才想进来、宜生存、离不开的创新生态。从产业角度,又因自身的宜居禀赋为庞大的康养市场打开了思路。
泰康掌舵者陈东升曾说,当我们从一个高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从一个水泥钢筋建筑林立的工业文明,回到这样一个山林掩映、秀丽安静、悠久历史文化回荡的地方,一刹那的那种反差,真的就是农业文明的和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
城市终归为人,生命最后的落脚就在这里。泰康把康养项目选择在温江,同样的保险巨头还有中国人寿、太平等。温江成为全国首个集聚五大保险公司高端康养项目的区县,这得益于宜居禀赋。
温江五年,完成“三医”升华,它已走在国际领先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如丹麦/瑞典医药谷,它也构建类似的研究成果共享和技术交易机制;又如美国大波士顿,鼓励各市场主体参与搭建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功能平台;再如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多元业态的搭配和融合契合人的需求。
下一个张江的寻找路径,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文字|胥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