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公布了阿维塔科技近十年销量目标规划。阿维塔科技已完成三车双动力布局,第四款车型阿维塔06于当日上市,售价区间20.99万~27.99万元。阿维塔科技与华为已展开第二代产品联合共创,合作进入HIPLUS模式。未来三年,将推出五座SUV、大六座SUV、MPV及轿跑在内的17款车型。
4月19日晚间,蔚来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旗下首款车型正式上市,推出自在版和发光版,售价分别为11.98万元和12.58万元,将于4月29日开启交付。firefly萤火虫总裁金舸表示,该品牌将全面接入蔚来服务体系,支持可充可换可升级,BaaS电池租用方案于8月1日开启,并将于明年初接入蔚来第五代换电站。
4月17日,汽车博主“徐里里XLL”发文质疑小米汽车延期政策,称自己去年5月锁单小米SU7之后申请延期,却被要求迅速补齐尾款,否则订单作废。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徐里里XLL”的订单已安排生产,但因多次变更提车要求及未支付尾款分期首付款,构成违约,订单因此被取消。此前,“徐里里XLL”还曾与比亚迪发生纠纷。
4月17日,智界R7增程版新车型和智界新S7新版本车型正式上市。智界新S7新版本售价31.98万元和32.98万元,智界R7增程版新增车型售价29.98万元和31.98万元。活动现场,奇瑞尹同跃称智界R7仍在亏本销售,华为余承东笑称让尹同跃“出血了”。此前智界R7经历产能爬坡后销量逐步上涨,未来或推更大尺寸SUV。
4月15日,沃尔沃全新XC90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发布会上,沃尔沃的安全基因成焦点。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袁小林表示,沃尔沃以安全为底线来推进智驾,对高阶智驾功能上线十分谨慎。他认为,创新需尊重生命,安全是沃尔沃不变的精神内核。此外,袁小林还表示,沃尔沃欲将中国打造成第二个本土市场,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2025年将发起新品攻势。
上汽集团计划将旗下底盘研发和制造企业进行整合,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整合工作由上海汇众负责,该公司是上汽集团旗下轿车底盘生产企业。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智能底盘业务将成为上汽的“最强护城河”。业务层面的调整也随之带来人事层面的变动,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新格局逐渐形成。
4月16日晚,工信部发布公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公告发布后,网络流传疑似会议纪要信息截图,提及收紧智驾能力宣传等细则。近期,智能驾驶领域事故频发,车企智驾花式营销受质疑。在监管趋严背景下,专家指出智驾发展需良性,车企应给用户正确认知,确保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有正确理解。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国家标准。新版标准首次提出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此外,还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业界表示,新标准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速行业洗牌,促进高质量发展。
4月16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举行,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上市,问界新M7推出新配色。问界M8共6款车型,售价35.98万~44.98万元,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享界S9增程版共3款车型,售价30.98万~36.98万元,起售价比纯电版低9万元,续航及配置升级。此外,鸿蒙智行全新成员“尚界”也首次公开亮相。
2025年一季度,吉利、长安、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四家上市车企利润总和有望超200亿元。业绩预告显示,吉利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倍,主要源于业务内生增长和汇率收益;比亚迪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86.04%,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12.26%至20.89%,销量创历史新高;上汽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10%到18%,产销回升向好。
4月15日,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透露,领克与极氪合并后目标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百万级销量。今年一季度,极氪科技累计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21.1%。为实现高度协同,极氪科技正推进智能座舱业务合并,并担起吉利高端智驾重担。同日,极氪007GT上市,售价区间20.29万~23.29万元。未来,极氪还将推出两款超级电混产品。
4月15日晚,2025款小鹏X9上市,售价区间为35.98万~41.98万元,新车针对现款车主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多项升级。何小鹏透露,新款X9是小鹏汽车面向全球发布的首款旗舰车型,会在今年下半年登陆欧洲。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以及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都将在年内量产上车。
星环OS开源分为三个阶段,4月23日将首先开放0.1.0版本。谢炎表示,星环OS不是安卓而是一套智慧系统,开源不会干涉代码的使用方式,不会通过开源来收取费用,也不控制使用者的数据。该系统是否能被行业广泛接受并且应用,是理想汽车开源星环OS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期,上汽集团旗下软件公司“零束科技”与上汽研发总院完成整合,双方智驾团队已合并办公,协同推进相关研发工作。此次整合属于上汽集团“大乘用车”业务调整的一部分,旨在集中研发资源,提升效率。整合从去年第四季度启动,今年初已正式运行。调整后,上汽研发总院成为研发主力军,“技术中台”属性更加明显。此外,上汽集团还在技术层面引入伙伴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以加深产品研发前后端的沟通,形成集中化研发体系。
4月12日,广汽智能化安全峰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亮相,计划于年底量产交付。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透露,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2026年初,广汽预计将成为国内首家前装量产L4级无人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