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披露,比亚迪全资子公司西咸新区比亚迪以约3.75亿元竞得西咸新区一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原为宝能汽车用地。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在该区域拿地,两次合计超2500亩,总金额近8亿元。此举旨在助力比亚迪实现2025年550万辆的销量目标,并进一步拓展动力电池外供市场。
智能驾驶是未来趋势,但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唯有行业回归理性宣传,消费者保持清醒认知,才能让智能驾驶技术真正造福社会,而非成为安全隐患的代名词。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为33.6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13%,低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开盘一度下跌6%,但因马斯克将辞去政府职务的消息传出,收盘上涨逾5%。特斯拉将于当地时间4月22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4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1至3月全球累计销量达37.73万辆,同比增长12.3%。商用车品牌五菱红标加速向新能源转型,3月份销量约6.8万辆;乘用车品牌五菱银标和宝骏表现不一。海外出口覆盖104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将加速海外电动化布局,计划2025年进军中亚市场。
近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对其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了重大调整,涉及零售、售后服务、充电等多方面业务,由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统一管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终端了解到,调整确有其事,但只是内部结构调整,对于基层员工和消费者来说影响不大。理想今年销量目标定为70万辆,销量大盘依旧是增程车,其四款增程车将在5月迎来智驾焕新版。
小米SU7事故发生后,公众质疑车辆智驾系统的反应时间是否足够、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为何未触发、车辆碰撞后为何起火以及车门是否落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企纷纷推广智能驾驶功能的当下,用户如何确保自身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采访了包括大学教授、车企相关技术人员、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人员等多位专家答疑解惑。
近日,起亚被传正与华为就智能座舱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未来新车或将搭载华为鸿蒙系统并进行本土化调整。对此,起亚中国暂未确认,但此前高管曾表示会加强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引入本土技术展开研发。与此同时,起亚在中国市场仍在布局燃油车产品,4月1日,起亚2025款起亚狮铂拓界上市,新车定位紧凑SUV,起售价为11.58万元。
4月2日,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通过乐道App宣布离职,不再担任相关职务。沈斐自2015年加入蔚来,是核心管理层成员,从零起步创立蔚来充换电体系。蔚来宣布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乐道汽车总裁,全面负责销售与区域管理,并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汇报。
3月31日晚,赛力斯发布2024年度财报,营收约1451.76亿元,同比增305.04%,净利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升至26.2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5.15亿元。公司拟每股派现0.97元,加上中期已分配,年度现金分红总额约20.8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5.05%。赛力斯还披露拟赴港上市,并透露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计划在稳步推进,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50亿元。
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3月销量数据,零跑汽车以37095辆交付量夺得造车新势力销冠,同比增长超154%。理想汽车紧随其后,交付36674辆,小鹏汽车交付33205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多家造车新势力更是取得了月销超3万辆的成绩。
3月31日,速腾聚创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总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其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ADAS领域产品销量约51.9万台,以33.5%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截至2024年底,速腾聚创已获28家汽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5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并与31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
4月1日,哈坎·萨缪尔森回归沃尔沃汽车任CEO兼总裁,任期两年,骆文襟卸任并离开董事会。萨缪尔森曾主导沃尔沃品牌重振,推动多项关键转型,使营收和营业利润率大幅增长。骆文襟任职期间,沃尔沃电动化转型在全球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与电动化转型策略有关,车型少、更新换代慢也是原因之一。为扭转颓势,沃尔沃将发起新品攻势。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透露,其L3级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落地规划阶段,公司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推动智驾技术升级,并通过用户共创与低成本技术方案降低体验门槛。同时,长城汽车还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协议,探索具身智能在工业与户外场景的应用。吴会肖预测机器人技术即将迎来工业与家庭场景的实质性应用阶段,但实现规模化部署与普及化应用面临多维度挑战。
3月30日,广汽传祺全新车系向往的首款车型S7正式上市,推出6款车型,售价16.98万~22.38万元,相比预售价降低4万元。这款五座中大型SUV与理想L7、问界M7同级,但为提升市场竞争力,采用更低定价策略。广汽传祺希望通过高阶智驾技术及差异化定位,推动品牌销量增长,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的目标。
3月28日,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阐述了吉利的“燃油车+新能源”双线发展战略。面对新能源占有率超50%的市场格局,吉利明确燃油车仍占约45%的重要份额,计划在油电混合动力领域持续投入,并聚焦五大核心燃油车型。同时,吉利坚持“智能吉利2025”战略,布局大算力芯片、智驾技术等智能化生态,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得益于规模化效应和技术优势,2024年吉利总收入突破24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