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至今,主旋律电影尝试运用商业化包装,向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双赢探索。主旋律电影不再是几家国营电影制片厂的专属,更多民营影企开始关注、介入主旋律电影。“大时代”和“小人物”的票房号召力,在过去几年不断被验证。近年来,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国产主旋律影片兼顾了口碑和票房,逐渐成为市场热门,大档期的卡位战上,几乎都有主旋律电影的身影。
《觉醒年代》这些电视剧,重启了少年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影评家毛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不光是讲好中国大事记,不光是拍好所谓的主旋律剧,更重要的是讲好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当代题材的电视剧,这些方面都没有做好”。
在今年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发布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腾讯动漫董事长程武表示,目前整个影视行业的复苏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市场表现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估计还要3~5年。
十年间,中国能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姚洋给出了他的预测:美国2.2%的经济增长,中国做高中低三个预测,只要中国以中速度5.5%的速度增长,到2028年,中国就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如果电影产业不做根本的改变,你等不来春天。◎现在的电影已经从单部作品的竞争,转向了多内容业态的竞争。◎要充分利用电影界的影响力来推进低碳新时尚。零碳环保也是一个IP,只是这个IP的价值还没有被社会所认知。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上,腾讯影业、中影集团、北京光线传媒、上影集团、博纳影业、万达影视等6家国内电影企业的代表,原先还和和气气探讨时代命题的创作心得,但在谈及疫情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时,各位代表开始大吐苦水。
*对于整个电影产业而言,在经历了行业调整、疫情冲击后,随着部分投机资本离场、电影市场价值链被拉长,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看似低谷期的背后,实则却是行业新一轮周期的开始。*一众亲历、见证行业发展的电影、游戏公司掌舵人、投资达人围坐一起,重新思考电影、资本的关系,探讨资本转变下各电影公司未来的变革方向时,中国电影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崔志芳表示,电影行业的低谷期,反而是投资布局的良机。她说:“看起来电影行业处于一个所谓的低谷期,但这也是新的周期的开始。”
6月11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集“财经+影视+跨界+融合”为一体的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在上海电影集团5号摄影棚成功召开。本届峰会旨在以财经视角聚焦电影市场新活力,以资本力量赋能电影强国新征程。峰会上,华谊兄弟...
◎“估计以后电影圈的朋友要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徐高表示,随着泡沫退潮,疫情逐步过去,“恐怕电影行业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希望就在前面。”
用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的话说:“这场峰会用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展望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用跨界融合、破圈的新理念、新灵感为中国电影市场提供新的借鉴、新的机会。”
◎“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事情:疫情是否会给影视业带来永久性的改变?”阎焱说,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比起其他行业,影视行业的改变更大。◎通过对电影投资进行系统分析,阎焱发现,大的投资与小的投资,“回报都不好”。“回报比较好的,都是五千万到七八千万的中等投资。”
◎猫眼数据显示,从观影人次和票房来看,2021年上半年相较于2019年同期变化显著。其中,一线城市略有下降,二三线城市相对平稳;四线城市票房占比29.3%,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观影人次占比30.5%,同比增长4.1个百分点,观影市场下沉趋势进一步明显。◎观众年龄向两端发展,24岁以下和40岁以上观众的比例较往年持续增加,这意味着观众更加多元化,观影习惯进一步普及。
今年,电影公司掌舵人、财经学者、投资达人、电影导演、潮玩公司、能源龙头……种种跨界的新元素融合于此,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全场数度沸腾。
6月11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集“财经+影视+跨界+融合”为一体的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在上海电影集团5号摄影棚盛大开启。本届峰会旨在以财经视角聚焦电影市场新活力,以资本力量赋能电影强国新征程。融创文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