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面,建议投资者宜逢低吸纳,不能追涨,持股品种应首先经得住中报业绩考验。保守型投资者应尽可能配置一部分绩优大市值品种,因此类个股相对透明,中期报表出现“幺蛾子”的机会相应较小。
就形态看,沪综指万一再往下杀,也许能摸至2770点,但我相信并不太可能下跌太多。在挺过上半年后,股市应该走得轻快一些,届时股指相对更易产生行情,但可能只是普通的中级行情,一时见不到大行情。
到了本月末,一些大消息或许会明朗一些,如果消息正面,股指必大涨,但万一消息面不顺,我觉得股指在震荡一阵后上行的机会仍然偏大。
操作方面,投资者短线不宜过分追涨,只可耐心等回调再说。至于目标品种方面,除注意个股的中报业绩及成长性外,另应重点关注“确定性”。
操作方面,考虑到科创板将推出,再考虑到退市制度及注册制越来越近,投资者现在就可以未雨绸缪,至少也应将一部分资金配置在绩优白马上,可能不宜全仓押注题材股。至于股指短线涨跌,只要未走得太远,一般对有业绩支撑的个股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退一万步说,就算外围形势进一步恶化,原本已久困于不利形势的A股也不见得还会下跌太多,充其量也不过是向下封闭缺口,然后再惯性跌一些。
当前,投资者可持仓观望。个人觉得持半仓以上比较合适,毕竟去年A股跌得极惨,今年虽有反弹,但这几周吐回不少,总之股指位置是蛮低的。在多数利空及不确定性被反复消化后,接下来其影响力一定会边际递减。“低位”即使不是最大的利好,也会是最大利好之一。
考虑到汇率因素,我觉得流动性虽然有所增加,但也不太可能过分充沛,所以我不相信股指能涨多少,至少在6月末与贸易形势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消除前会如此。在操作方面,投资者近期非但不能追高,仓重者还可考虑适度吐出些筹码,待哪天大盘急跌时回补即可。
当前A股的下档明显受限于政策支持及相对充沛的资金,上档受限于偏弱的宏观经济环境。还有,外部不确定性较高,显然也是极重要的限制。因此,我相信A股多空大体上会维持平衡,等上述各方面条件有所转好之后才能产生行情。
本周一,A股普涨,创业板领涨。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1.38%至2892.38点,深证综指涨2.51%至1533.52点,创业板综指大涨3.34%,中小板综指涨2.58%。北上资金继续净流出,但流出规模有限,合计净流出14.89亿元。...
我觉得其实谁也不能完全看明白短期震荡方向,策略上可能不得不“麻木”,不要总想着正巧抄底,“主动买套”也就听着不爽,其实是一种比较实在可行的策略。
沪综指如果再往下跌,也许将进入“赶底阶段”,现在并不是跟风杀跌的时机,我觉得反可考虑逢低加仓。由周线看,沪综指已跌了6周,下周即月末就有可能出现转机。如果外部消息一时未有显著缓解,那么转机有可能再延后一周。
就大盘来看,目前走势可能也就这样了,即大涨或大跌均较难。空头指望大盘大跌并不太现实,同样多头暂时也无法指望大涨。
本周二,A股上涨,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1.23%至2905.97点,深证综指涨1.77%至1548.68点,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分别涨1.99%、1.51%。权重股中银行股有些护盘动作,但力度有限,非权重股表现大多较好,权重股指数上...
至于建仓品种,个人觉得应首重业绩及成长性。另外,投资者若觉得自已对信息的把握天然有些劣势,那么选股时最好能回避那些强周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