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早间,融创中国公告称,北京融创壹号院项目债务重组完成。该项目获中信金融资产支持,融创会与其合作推进项目开发建设。融创壹号院位于北京朝阳区,周边配套成熟,曾多次热销。融创已与多家头部AMC达成合作,落地规模超300亿元。1月21日,融创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成功,成为行业首家。随着债务风险化解,其经营恢复可期。
◎1月24日,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并召开线上业绩发布会。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的总收入分别增长8%及9%,但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分别减少21%及25%。恒隆地产董事长陈文博表示,展望2025年,市场普遍持保守态度,公司将持续观察市场动态、继续投资。
1月23日晚间,融创中国(HK01918,股价1.490港元,市值138.66亿港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长城资产就重庆湾项目达成融资合作,后者拟出资不超过24.76亿元对重庆湾项目现有债务进行重组并提供新增融资。来源:融创中国...
◎华发集团近日公告称,谢伟出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成为华发集团第四任掌门人。华发集团作为华发股份的控股股东,在资金支持、存量房收储、业务协同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华发股份是少有的连续多年逆势而进的房企之一,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际经营相对稳健。不过,早年高价拿地与楼市低迷对其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谢伟的出任,市场看法不一,但总体持积极和期待态度,对华发股份的未来也普遍乐观。
◎1月22日晚间,金科股份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2月18日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并同步公告重整计划草案。草案明确偿债、资产优化调整、债权受偿等方案,还将设四大业务板块。目前重整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投资人已缴纳足额保证金。若重整成功,普通债权首次分配综合清偿率预计为22.36%。未来,金科股份将在投资人协同赋能下,实施转型路径,分阶段实现经营目标。
◎2024年,伟星房产销售业绩下滑,但其在合肥、杭州等地的表现仍可圈可点。伟星在合肥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排名靠前,且在权益销售额方面与头部房企相当。在杭州,伟星的销售业绩也较为出色,但其在杭州的拿地策略有所调整,更加谨慎。此外,伟星还进入了武汉市场,但其在武汉的项目面临市场深度调整和业主维权等问题。伟星房产表示将继续“走出去”,并在产品力和转型方面寻求突破。
◎1月18日,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提前结束募集。该REIT由金隅集团、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联合推出,底层资产是金隅智造工场产权一期项目。2024年,金隅集团豪掷百亿元拿地,并开展水泥行业内收并购交易。公司建材、地产板块疲软,向存量园区寻求资金。REITs上市虽利好企业,但后期仍考验整体运营能力。
◎2025开年,房企化债提速。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成行业首家,方案极具创新性,仅用50余天,预计削降超50%债务,5年无兑付压力。融创还在寻求境外债综合解决方案。同时,融创将“保交房”作首要任务,2024年交付17万套,近三年累计交付超66.8万套。此外,融创大量优质资产在手,经营业绩稳健恢复值得期待,此次境内债重组或成其回归健康发展轨道的关键契机。
1月21日晚间,中交地产(SZ000736,股价8.73元,市值65.22亿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度期末归母净资产为负,根据现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条规定,在公司2024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
◎1月21日,碧桂园正式复牌,股价一度上涨近30%。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度业绩,碧桂园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停牌。1月14日,碧桂园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桂园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743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超700亿元。境外债重组方面,碧桂园已与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预计2025年上半年与境外债权人就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一致。
◎1月20日,新世界发展发布澄清公告,称未进行或开始讨论整体债务重组,市场传言不能准确反映其财务债务状况。公司股价当日下跌3.41%,多只美元债也出现下跌。2024财年,新世界发展股东应占亏损约196.83亿港元,首次出现亏损。公司可动用资金约463亿港元,综合债务净额为1236.6亿港元。近年来,新世界发展一直将出售非核心资产视为去杠杆的重要工具。
1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保利发展(600048SH,股价8.60元,市值1029亿元)方面的人士了解到,保利发展已于近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涉及区域公司合并及相关人事调整。区域公司合并方面,保利江苏与淮海公司合并为...
1月17日,“20万科08”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3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和《关于对债券匹配成交实施盘中临时停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深交所自今日09时40分33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5...
◎2024年,深陷流动性危机的碧桂园在保交付和化债两条战线上努力,累计交付超38万套房屋,近三年累计交付约170万套。同时,碧桂园境内债进展相对顺利,折价处置资产回笼超600亿元。2025年,碧桂园工作核心仍是保交房和修复资产负债表,目前境外债重组有新进展,已就重组框架性条款与银团委员会达成原则性一致意见。
◎2024年,万科在房地产市场承压背景下积极应对偿债高峰。面对销售规模下滑(销售额从2023年的3761.2亿元降至2460.2亿元)和拿地金额锐减(从861亿元降至103.3亿元),万科采取多项措施开源节流。通过大宗资产交易、项目公司及资产抵押担保,万科新增融资超770亿元,并累计盘活产能474亿元。为集中资源,万科推出“瘦身健体”方案,退出非主业投资。展望2025年,万科将面临215.9亿元境内公开债券到期压力,公司将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顺利度过偿债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