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升,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0月、11月全国新建商品...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多位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就地产方面的措辞力度更强,2025年发力稳地产、稳经济的确定性增强。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稳住楼市股市,明年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包括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多位专家认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可加速房地产去库存。新模式有助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12月11日,南宁市在哈尔滨举办“邕抱老铁、交换冬天”推介会,推出“买房送工位”政策,旨在吸引东北居民赴南宁购房置业。南宁轨道集团与比亚迪等企业将为购房者提供工作岗位。不过,多家房企对政策具体内容表示不知情,称工作安排仍在研究中。专家指出,此类营销存在风险,需警惕虚假宣传。南宁楼市目前面临供求失衡问题,11月新房供应大幅增加,但成交量却有所下降。
◎12月12日,北京丰台区万泉寺村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地块被中海地产以底价110.54亿元竞得,这是北京今年第三宗总价超百亿元的地块,也是北京时隔三年推出的首宗不限价地块。
◎自12月1日起,一线城市正式取消豪宅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者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活跃度。在采访中,北京21世纪不动的豪宅经纪人盛经理表示,政策对北京楼市影响有限,谈价空间明显变小。上海豪宅市场出现温和量价调整,新房市场中低价位产品交易活跃,高端楼盘交易减少。深圳豪宅税取消后咨询量激增,部分区域房价上涨,业主心态变化,市场进入博弈阶段。广州二手房成交受新规影响较大,首周二手成交全线上涨,新房房企加大营销力度。
◎房企加快偿还债务的步伐。今年前9月,万科累计偿还有息负债约700亿元,年内已无境内外公开债。龙湖也在提前归集、筹划明年一季度到期的境内债券。此外,融创中国、荣盛发展、龙光集团、万达集团等房企也在积极沟通后续方案,以稳定经营。2025年房企到期债券余额仍有7000多亿元。
11月,TOP50上市房企销售额维持年度高位,累计销售额达29483亿元,各梯队排名变动明显。20城土地出让金创新高,10城超百亿元,上海、北京领跑,长三角城市活跃。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首次提出在住宅首层设置架空层,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并鼓励设置风雨连廊及多层住宅开敞阳台。此举旨在提升住宅舒适性和功能,激活市场需求。《导则》在北京新房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有助于提升得房率和小区品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些设计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近日,柳州维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向新华庭小区业主发出《物业服务续签函》,提议若2022年底合同期满后能续签合同,自2025年1月起免收物业费,并将门面物业费降至每平方米0.6元。新华庭小区位于柳州市鱼峰区,始建于1995年,有370户居民。维美物业自2020年12月入驻,现管理包括新华庭在内的22个小区。此举旨在减轻居民经济负担,改善居住体验。维美物业总经理韦维表示,公司通过开展建筑、家政、配送等业务维持运营,确保服务质量。然而,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此举可能对物业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呼吁业主要权衡长远利益。
◎12月5日,龙湖和绿城分别竞得广州番禺区和海珠区两块住宅用地,总面积52183.84平方米,总成交金额36.52亿元,打破了今年广州土地市场主要由央国企和本地国资主导的局面。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有民企在广州土拍市场现身。
◎12月5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指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0年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重点任务包括“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等十一个方面。
◎11月房企融资持续回暖,债券融资利率下降,信用债发行总量同比降但民营房企发债规模显著增加。融资结构中,ABS发行金额同环比均显著增长,11月20日,中信证券-越秀商业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完成发行。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资修复具可持续性,融资用途也更多样化。
◎今年前11月,全国土地市场延续低温态势,300城住宅用地供求两端持续缩量。不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土拍热点频出,诞生了不少新“地王”,央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拿地主力。整体来看,土地市场分化仍是主旋律,短期房企仍保持投资聚焦战略,热点城市优质地块热度尚在,核心城市土拍或继续温和修复,而多数城市房企拿地信心仍偏弱,土拍分化现象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