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恢复期,多家房企销售业绩继续下滑。据中指研究院数据,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38516亿元,同比下降32.9%。销售总额超千亿的房企仅9家,比去年同期减少7家。尽管整体市场低迷,但部分房企如华发股份、绿城中国等在11月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例如,华发股份11月销售额达132.5亿元,环比增长20.1%。面对市场挑战,房企正加大促销力度,冲刺年末销售目标。12月,预计供应量增加,成交或有小幅回升。
◎11月全国百城房价出现积极信号,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0.36%,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57%。其中,4城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得益于政策和供应回升,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环比微增,一线城市涨幅显著。二手房市场也局部止跌转涨,如深圳、杭州等。预计12月房地产市场将保持一定活跃度,但短期内“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12月1日至3日,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的商业银行陆续上调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升至3.1%。此次调整与近期市场回暖及银行成本压力增大有关。如南京首套房贷利率现为3.0%,杭州为3.1%。业内人士分析,房贷利率上调对购房者决策影响有限,但有助于银行维持理想息差,稳定市场预期。豪宅市场的率先复苏正带动整体楼市逐步企稳。然而,专家提醒,上调利率需谨慎,以免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12月2日,上海楼市继续回暖,中介姚天昊表示其门店11月成交了10套二手房。新房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如中海领邸·玖章开盘当天即售罄,销售额达85亿元。分析师卢文曦指出,供应增加、交易税费减免及普宅和非普宅标准取消等因素推动了楼市的稳定增长。11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8.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1.9%,同比增加48.8%。二手房方面,11月成交27050套,但价格仍在调整中,市场呈现“以价换量”的特点。
◎12月2日,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T107-0107地块出让,起拍价126.5亿元。经过近300轮竞价,华润置地&中海地产联合体以185.12亿元竞得,溢价率46.3%,刷新近十年深圳涉宅地块成交价。该地块未设限价,不受“90/70”政策限制,还将建设商务公寓、商业等。专家认为,这将有助于稳房价、稳预期,提升优质地块成交溢价率。预计未来该项目单价将超15万元/平方米。
◎12月1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的新税收政策开始执行,惠及全国各地的购房者。12月2日,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工作日。得益于利好政策的推动,11月份多个一线城市的房产成交热度不减,如深圳、上海、北京和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分别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这些数据反映出,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渐回暖,成交量维持高位。然而,业内人士提醒,未来市场走势还需关注政策的持续性和开发商的定价策略。
◎2024年,上海楼市回暖,中心区域和远郊成交活跃,如浦东前滩公馆、青浦保利虹桥和颂等项目登上成交TOP10榜单。然而,位于杨浦区长海街道的越秀杨浦天玥项目,尽管拥有价格优势和多年断供背景,却未能实现预期中的快速清盘。项目于10月30日开盘,122套房源仅售出26套,去化率约21.3%。
◎11月30日,中指研究院等机构发布了2024年1-11月房企销售业绩TOP100榜单,显示前11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38516亿元,同比下降32.9%,但降幅较上月缩小1.8个百分点。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位列前三,销售额分别为3080亿元、2704亿元、2467.2亿元。
◎11月28日,上海浦东新区御沁园小区业主陈淑娟实名举报,开发商在未备案情况下擅自削薄地下车库大量承重柱,增加建筑倾斜、倒塌风险。御沁园由长实集团和上海梅龙镇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六期项目预计明年2月交房。业主发现后向开发商抗议,但未获回应,项目工地随即封闭。浦东新区建交委回应称,开发商为增加车位数量擅自施工,初步检查显示受损主要为承重柱表面装饰层,建议业主如有疑虑可申请进一步检测。
◎11月24日,上海浦东新区海防新村“不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100%签约,成为今年首个原地回搬项目,居民将享受电梯房及独立厨卫,但需在外租房过渡三年,每月领取3000元补贴。相比之下,长宁区天山五村和普陀区甘泉三村的旧住房改造项目因征询同意率未达最低要求而停止。海防新村始建于1958年,原为上海船厂职工住房,房屋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专家建议将“原拆原建”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优先支持有改造意愿的小区,并适当提高搬迁待遇,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中指研究院发布排行榜显示,前1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收窄,保利发展、绿城中国等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居前。自然资源部通知明确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相关事宜,若地方政府加快执行,将产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改善供求关系等政策效应,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截至11月29日,成都新房成交11233套,环比上涨54.5%,创下年内新高;二手房成交量达26115套,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11月累计成交3.7万套。此轮成交热潮源于10月15日成都出台的多项楼市新政,包括购房落户、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措施,旨在促进市场“止跌回稳”。新政实施后,客户信心增强,看房热情高涨,多个项目销量上升,如万科、龙湖等开发商的部分项目已进入尾盘或清盘阶段。同时,二手房市场亦表现活跃,看房人数和成交量显著增加,价格有所回升,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11月29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小红门+十八里店”组合地块完成出让,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153.32亿元摘得,打破北京单笔土地出让金纪录。
◎11月20日,杭州下沙一宗低密度住宅用地以4.46亿元、64.55%的溢价率被“自然人”洪礼昌竞得,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自然人不符合杭州市土地竞拍资格,此次竞拍结果被撤销,洪礼昌不仅失去5423万元保证金,还可能面临进一步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认,自然人无权参与杭州市住宅用地竞拍,该地块后续处理需等待官方通知。此事件揭示了土地拍卖中资格审查的重要性,以及对竞拍规则严格遵守的必要性。
◎11月27日,上海开启为期两天的2024年第七批次集中供地出让。在首日成功出让的7宗宅地中,有4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成交总金额为230.21亿元。其中,浦东新区新杨思板块的Z000602单元20B-12地块吸引5家竞买人192轮激烈竞争,最终被华润置地&中能建&越秀地产联合体以总价78.969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40.37%,刷新上海土拍市场溢价率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