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楼市释放积极信号。70城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收窄,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均收窄,且各线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前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延续收窄态势。多位专家认为,房价指数出现积极变化,量对价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市场交易热度提升,房地产整体面趋于稳定,预计房地产市场开始触底。
|2024年12月16日星期一|NO.1金融监管总局: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12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会议召开,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部署落实举措。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等原则,做好多方面工作。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
◎12月14日,深圳龙华区中建鹏宸云筑开盘3.5小时后售罄,成为深圳今年第五个“日光盘”。不过,12月以来深圳楼市整体去化情况有所下滑,如深业世纪山谷·世家开盘去化率约58.5%,深业颐樾府三期开盘去化率约40%。据观察,10月深圳楼市销售旺季,11月区域分化显现。
12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升,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0月、11月全国新建商品...
停牌19个月后,佳源服务(HK01153,股价0.275港元,市值1.68亿元)终于一次性补发了四份财报。12月13日晚间,佳源服务公告称,于本公告日期,全部复牌指引经已达成,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股份于12月16日(星期一)上午9时...
◎12月13日,金科股份公告称,上海品器联合体与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将累计获超33亿元资金支持,用于引进重整投资人、清偿债务等。上海品器联合体将组织确定产业投资人及财务投资人,共同参与投资。投资完成后,金科股份主要业务将布局四大板块寻求转型。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多位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就地产方面的措辞力度更强,2025年发力稳地产、稳经济的确定性增强。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稳住楼市股市,明年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包括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多位专家认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可加速房地产去库存。新模式有助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NO.1湖南衡阳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12月12日,衡阳发布《关于全市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通知》,2025年1月1日起,湖南省衡阳市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套内建...
◎12月12日,北京丰台区万泉寺村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地块被中海地产以底价110.54亿元竞得,这是北京今年第三宗总价超百亿元的地块,也是北京时隔三年推出的首宗不限价地块。
◎12月11日,南宁市在哈尔滨举办“邕抱老铁、交换冬天”推介会,推出“买房送工位”政策,旨在吸引东北居民赴南宁购房置业。南宁轨道集团与比亚迪等企业将为购房者提供工作岗位。不过,多家房企对政策具体内容表示不知情,称工作安排仍在研究中。专家指出,此类营销存在风险,需警惕虚假宣传。南宁楼市目前面临供求失衡问题,11月新房供应大幅增加,但成交量却有所下降。
12月11日晚间,冠城新材(SH600067,股价3.25元,市值5.23亿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薛黎曦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信息公开前建议他人买卖股票、短线交易“冠城大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
◎自12月1日起,一线城市正式取消豪宅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者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活跃度。在采访中,北京21世纪不动的豪宅经纪人盛经理表示,政策对北京楼市影响有限,谈价空间明显变小。上海豪宅市场出现温和量价调整,新房市场中低价位产品交易活跃,高端楼盘交易减少。深圳豪宅税取消后咨询量激增,部分区域房价上涨,业主心态变化,市场进入博弈阶段。广州二手房成交受新规影响较大,首周二手成交全线上涨,新房房企加大营销力度。
◎12月11日,万物云在深圳举办睿见大会。董事长朱保全认为,物业公司应从物业管理升维资产管理,向能源管理转型,全面拥抱AI,并构建与业主的对话平台,形成定价体系。此外,他还提到万科物业面临价格限制瓶颈,需探讨打开价格区间的能力。针对并购,朱保全认为并购是必经之路,但要做真实的并购,且并购整合很重要。
◎房企加快偿还债务的步伐。今年前9月,万科累计偿还有息负债约700亿元,年内已无境内外公开债。龙湖也在提前归集、筹划明年一季度到期的境内债券。此外,融创中国、荣盛发展、龙光集团、万达集团等房企也在积极沟通后续方案,以稳定经营。2025年房企到期债券余额仍有70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