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金鼎奖共设置了财富管理类、机构业务类、投资银行类、券商ESG类、券商自营类、券商母基金类、券商资管类七大类别,合计38个奖项。最终近90家券商收获奖项。其中在ESG大类中,共有9家券商获得了“最佳乡村振兴经典案例”,4家获评“券商ESG先锋奖”,6家获评“优秀文化建设案例”,4家获评“最佳ESG创新研究案例”。
友山基金首席战略官陈兆松指出,未来市场将呈现慢牛行情,主要基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移、政策引导及低估值下的量能支持三大因素。陈兆松强调,投资者应重点关注AI、创新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些领域不仅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
11月22日,“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长城证券总裁李翔发表演讲。他指出,在“924新政”引领下,国内资本市场迎来新发展阶段,券商将踏上新征程。近期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情绪回升。
11月22日下午,“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东吴证券执委、财富委总经理梁纯良出席并表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要从财富管理收入、资产管理收费、综合金融服务三大方向展开,同时要凝聚匠心,着眼细节,不断调整优化策略。
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指出,自9月24日起,政策推动成为当前市场行情的主要动力,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投资主线。新质生产力涵盖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等,涉及创业板、科创板、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领域。许之彦认为,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但这属于正常现象,建议投资者采取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利用ETF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11月22日,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在“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发表演讲。他呼吁市场参与者关注长期投资价值,共同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他指出,金融市场短期走势难以准确判断,从业者应聚焦中长期发展趋势。他还分享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观察与思考,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正在变化,需提升培育世界级企业的能力。
11月22日下午,“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德邦证券董事总经理张城钢参会并分享观点。他指出,投行业务过于依赖IPO,人员规模过剩且收入结构单一,在IPO收紧的形势下,需提升融资交易和并购交易能力。
11月22日,在“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金巍锋表示,投行核心工作是研究客户并思考自身发展,同时需注重政策和技术影响。其核心盈利模式依赖信息和资金,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提供金融产品获得收入。
11月22日下午,“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程强出席并主持圆桌对话。他指出,“924”行情以来工作更忙,德邦研究重点关注总量加新质生产力,布局TMT、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程强还表示,2025年应重点把握资产配置的五条宏观线索。
11月22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4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备受瞩目的“2024第十四届金鼎奖”揭晓。其中,参与金鼎奖评选的私募规模超1.1万亿元,百亿级私募近半参与申报,包括景林资产、淡水泉投资等顶级主观私募,也有九坤投资、因诺资产、黑翼资产等百亿量化巨头。
广发证券总经理助理、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方强指出,财富管理的核心应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通过“三化”原则——买方投顾化、资产配置化、解决方案化,推动业务转型。他认为,构建以专业能力为驱动的财富管理生态,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博时基金于善辉指出,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如同“忽如一夜春风来”,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预计明年经济将企稳向上,A股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于善辉强调,政策的协调性和全面性是关键,市场更关注的是各部门协同形成的“组合拳”。他预测,政策将持续支持直至经济真正企稳,市场有望在新的一年迎来稳定增长。
11月22日,“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平安证券副总经理姜学红发表演讲。他指出,时代的核心资产可分为四类,并强调居民对买方投顾服务的依赖将增强。
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马强表示,9月24日是市场由弱变强的分界点,主要来自上述金融政策的催化,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端把物价回升作为重要考量,不难看出,此轮政策的定调是作为应对当前宏观关键问题的重要“抓手”。
11月22日,“2024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梁杏在会上表示,明年一季度可检验经济成色和数据,若经济持续好转,慢牛和长牛基础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