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统计领域其实一直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基层数据资源共享面临着不敢(法律限制)、不愿(部门自成体系)、不能(标准不一致性、微观数据质量不高)等挑战。◎贾楠: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部分省份积极促进基层数据资源共建共享,运用大数据赋能基层社区服务和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和有益经验,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基层数据“回不了家”、数据重复采集等问题。
◎季晓南认为,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两家车企重组可以减少同质化竞争,增强竞争实力,并显著提升国有车企的综合实力,为加快推进国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季晓南表示,要持续为央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资本市场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认知和认可;要加大股份回购和股票增持力度,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同时要扩大现金分红比例,提高投资人和股民的投资回报。
◎马海涛表示,应该提高生育、养育、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标准,降低家庭负担并释放消费潜力。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缴纳个税,增强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他认为,可考虑扩大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等地方税的征收范围,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发展。
◎两年多来各城市土地拍卖市场急剧萎缩,已严重影响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通过规划调整把部分商办房屋改为商品住房,就可以增收土地出让金,实现财政增收。◎现在国家要求以央行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贷款,由政府平台公司“收购存量商品房改为保障房”。“收购存量商品房”的要求应当包括存量商业用房和办公楼,这项政策完全适用于“商改住”。
◎魏建国认为,今年民企进出口占比有望达到60%,以数字经济带动的绿色低碳产品将成为出口新亮点。◎魏建国表示,提振消费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要着重营造让老百姓舒心的消费环境。
人社部原副部长杨志明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当坚持“多劳多得”与鼓励“技高多得”并重,提高技工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让“技术大拿”也能富起来。杨志明表示,要改变目前中等收入群体中“白领”占多数的状况,让掌握高技术技能的大批优秀“蓝领”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胡晓炼认为,下一阶段观测货币政策效果,不宜用传统眼光聚焦货币供给量增长是不是够快、信贷规模增长是不是够大,而是要看对创新支持、对中小民营企业支持、对消费以及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是不是有力有效。胡晓炼认为,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对具体微观经济活动参与越深、越具体,除易产生道德风险外,还可能导致投资效益不彰。因此在投资的具体项目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李耀强表示,盐穴储能、储气、储氢、储氦及盐穴液流电池等“多能并储”格局立体化铺开,将为服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中盐集团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盐穴液流电池项目,在正负极有机活性分子材料、电堆设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新的研发阶段。
在邬贺铨看来,可信数据空间就是一个“有围栏的数据沙箱”,数据使用方以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互惠或有偿使用数据。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就是要解决7大难题,包括数据流通、共享和利用的问题,同时消除对数据泄露、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并且可以解决跨境数据流动中的合规性问题。
刘陈杰表示,提高投资收益就是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首先就是进一步提高对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投入,这需要持续不断投入才会有效果。其次,要抓住这一轮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当前,全世界正在迎来“智能化”改造,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汽车的零部件等)将被重新定义,带动新的需求。
为了破解AI电荒,一众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押注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原因只有一个——算力对电力的巨大需求。AI的尽头是核能?去年1月以来,相关个股涨幅惊人,美股Oklo(OKLO)涨116%、Vistra(VST)涨343%、NuScalePowerCorporation(SMR)涨485%……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失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能源法的出台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能源法立法过程为何几经波折?为何能源标准法条删了又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多位参与能源法起草工作的亲历者,揭秘立法背后的故事。
如何评价第五批耗材国采现场企业的表现?首次设立的二次报价规则出于何种考虑,实际效果如何……每经记者在集采现场对多名专家进行了专访,并请他们针对第五批耗材国采新规进行详细的解读。
桑百川表示,协议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击下,协议开放的难度在增大。因而,中国更加重视单边开放、自主开放,这是践行开放的多边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前行的重要力量,更有利于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条件。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专家认为,这首先释放出用于支持消费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力度会更大。同时也意味着产品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明年,随着一揽子化债方案的落地实施,地方财政的空间也会腾出来用于发展经济、支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