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南京银行召开业绩说明会。该行董事长谢宁表示,2024年南京银行营收和净利润走出“正U型曲线”,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该行行长朱钢称,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营收净利良性增长。据悉,南京银行拟派发现金股利超60亿元,股息率超5%,并将规范有序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介绍,新业态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保覆盖不足等现实困境。新业态保险纠纷中,平台、企业、保险机构、劳动者多主体矛盾交织,暴露出平台转嫁用工成本、第三方推诿责任、劳动者认知不足、保险机构设计缺陷等多重问题。宋毅建议,劳动者应提高风险意识,行业协会应强化自律,法院将加强审判专业化。
丨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丨NO.1潘功胜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会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双方就相关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2025年,万能险市场迎来新规。新规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万能险,允许调整最低保证利率,并明确追加保费条件,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将推动万能险经营回归理性,减少销售误导,增强产品透明度与保障性。然而,变革之下,部分中小公司或面临成本压力,减少万能险业务。
4月28日,A股银行板块涨近1%,国有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城商行中重庆银行涨近5%。主力资金流入银行板块28.53亿元,位列行业第一。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银行股估值低、分红好、防御性强,受投资者重视。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险资青睐银行股因其股息率高、估值低、安全边际好,且能加强银保合作。今年以来,险资频频增持银行股,已有5家银行被增持。
4月以来,多家民营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跌至2.5%以下,且长短期“倒挂”。如华瑞银行4月已三次调整存款利率,五年期利率累计下调30BP。艾亚文指出,银行此举旨在规避未来利率下行周期中的高息负债锁定风险。苏筱芮表示,民营银行需通过精细化运营留存客户。王青认为,未来LPR报价将带动存款利率下行,银行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2025年4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税务总局同步修订相关管理办法。新政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并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成都税务部门已落实新政,4月27日有境外旅客在成都享受到“即买即退”服务。下一步,四川多部门将推动便利化举措落地,提升境外旅客购物体验。
2025年4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季度金融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刘前进表示,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8425.5亿元,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显著增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贺杰重点介绍了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进展与成效,包括制定科技金融服务评估方案、推动银行走访企业、完成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等。
日前,“新生态·新服务——金融消保强化与财富管理创新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曾刚指出,资管行业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体系。祖国明分享了科技与消保融合实践,提出构建消保科技业务正循环。杨辉认为行业应关注投资者获得感,打破数据孤岛。简锐分析了线上场景线下还原问题,建议引入传统金融从业者。
丨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丨NO.1监管修订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日前,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
截至4月26日,除苏农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农商行均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渝农商行与沪农商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名列前茅,且差距进一步缩小。常熟银行净息差达2.71%,在A股上市银行中遥遥领先。此外,在“债牛”行情下,多家上市农商行投资收益飙升,其中张家港行涨幅达176.8%。
沈建光表示,当前中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市场调控工具上仍有空间,必要时可通过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或政策利率,为银行体系释放更多长期资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纳入政策工具箱,旨在深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沈建光还指出,提振消费政策仍有增量空间,需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改善养老保障。
2025年4月25日,中国平安公布一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总资产达13.18万亿元。中国平安表示,将坚守金融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寿险业务渠道综合实力增强,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4.9%。此外,中国平安拟发行不超50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优化资本结构。
2025年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万能险产品不合理条款、不规范销售等问题提出要求。普华永道周瑾认为,《通知》从多方面提出要求并设定整改时间。对外经贸大学王国军指出,万能险因灵活性受青睐,但存在保障功能待强化等问题。《通知》规定,保险公司需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业务给予一年过渡期,原则上应于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