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投资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戈看来,目前机构投资主要依靠过去积累的存量资金,大额交易的明星项目显著减少。同时,PE/VC投资倾向“两极化”,大多聚焦早期(投早、投小、投散)和后期(确定回报)轮次的企业。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至今已平稳运行100多天。那么,科创板取得了哪些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
海尔生物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中显示,未按时缴纳认购资金的网下投资者具体名单中,望正基石投资一号基金赫然在列。其初步获配股数为13224股,应缴纳获配金额及佣金20.6万元,而实际配售金额为0,放弃认购数量为13224股。
今日,有两只科创主题基金率先公布三季报。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两只基金的权益投资占比却有较大差别——其中一只的股票仓位超九成,而另一只基金则是近九成布局固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发行中,昊海生科获瑞银集团认购67.24万股。这意味着科创板中首次出现了国外投行参与战略配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明确发行人尚未盈利的,投价报告可以给出市销率、市净率等反映发行人所在行业特点的估值指标。此外,《通知》还强调撰写投价报告相关人员的薪酬不得与相关项目的业务收入挂钩。有分析认为,这一规定或与科创板的跟投制度有关。
9月2日晚间,安博通公告显示,北京睿策投资旗下两只私募基金产品——赛智稳健私募基金、赛智稳健三期私募基金弃购了4324股安博通股票,弃购金额24.59万元。而据相关规定,网下投资者发生弃购,证券业协会或将配售对象列入首发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六个月。
在券商的众多科创板业务中,另类投资子公司对科创板的跟投也颇为市场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有望为券商私募子公司带来“突围”和“弯道超车”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此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多家券商不断成立或增资私募子公司,加强布局科创板股权投资业务。
中信建投指出,投行业务依然是公司的优势所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权融资主承销家数位居行业第1名,主承销金额位居行业第4名。债券业务主承销家数和主承销金额均位居行业第2名,其中公司债的主承销家数和主承销金额均位居行业第1名。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批挂牌的25家上市公司中,公司保荐5.5家,市场占比22%,位居行业第1名。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不少私募都进行了科创板网下打新,整体来看,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有私募的打新产品单周实现7%的收益,甚至还有单周收益高达10%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参加科创板公司调研的机构中除了国内的券商、公募、私募、保险公司等之外,还不乏一些外资机构,例如在今年8月2日就有摩根资管等两家外资机构调研了杭可科技。外资机构赴科创板公司调研时,关心的问题更多是与科创属性相关的“硬核”话题。
波动大、成交活跃、换手率高、市盈率高等是首批上市的科创板股票前五个交易日的特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些特点中,波动大是目前市场中部分人关注的重点,这种高波动吸引了不少投资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而他们更是尝试利用科创板股票股价波动大这个特点,开发出了新的策略来获得高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科创板上市以来,科创板股价的高波动备受私募机构的关注,而在科创板个股飙涨的时候,私募机构的“T+0”日内回转交易却早已开始运作盈利了。不过,目前科创板融券券源十分紧俏,部分私募都是在科创板开市前就提前预约了券源,融券成本高达年化18%,目的就是实现专券专用,所以普通投资者很难融到券。
科创板注册制的设立为一级市场带来有利的正循环,在明确新的退出通道有利于资本进入的同时,也将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部分VC机构对早期科技项目的挖掘程度开始超预期,“从零开始”的深度孵化或逐渐成为一大趋势。
进入7月,科创板网上打新如火如荼,根据各发行人此前公布的消息,目前网上打新中签率已经超过A股其他板块。据记者了解,公募和私募都在积极地布局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