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1只新ETF上市,截至午间收盘,南方上海金ETF下跌了1.09%。◎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市场进一步消化,因此,若其3月份议息会议符合预期,对国际金价来说,反而会形成利空出尽的影响,即国际金价继续维持高位偏强运行趋势。
◎近日,记者注意到,多只ETF公告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而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合同终止,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有业内人士表示:“ETF虽然都有工具属性,但有些是主题型布局,有的是基础工具型产品,基金公司对于创业板这类ETF,从提供工具的角度出发,还是会想尽量保留。”
◎截至收盘,两市加起来就200多只个股上涨,短线交易哪儿还有什么机会?但跌到这个份上,Z哥是不会再卖票了,也不会赎回手上的基金。◎除了“躺平”之外,我们究竟需要等待什么,才能等到股市的见底反弹?或许,还要等待足够分量的利好政策出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近期的自购行为,既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信心,也是以行动落实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有3只新ETF今日上市,易方达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和方正富邦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合计上市份额8.02亿份。
◎小伟给记者简单浏览了2020年初买入的新能源汽车基金,密密麻麻高达5只之多,他表示,我简单研究了下基金经理的情况,看看他们的投资经验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贴合自己观点的就加以关注,最终选择几只,能够覆盖全产业链即可,剩下的,就是通过时间来印证自己的判断。
◎投资是一门科学,需要理性去对待,也希望通过小伍的案例,希望越来越多的新基民们,投资不只是一时兴起,而是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价值投资方式,才能体会投资带来的快乐。
◎在近950位95后基民中,有32.6%的基民入市不到一年,可以说,这1/3的基民是基金市场的新生力量,而有43.8%的基民投资时间在1年~3年,剩余23.5%则属于老基民了,投资时长超过3年。◎2019年起,基金赚钱效应凸显,在大部分基金都能赚钱的背景下,新生代基民出现跑步入场的现象。
◎在全市场9000+只公募基金中,我们继续遴选和剖析每一家基金公司的招牌基金——当中有明星基金经理长期坚守的拳头产品,也有年轻基金经理接力的老牌基金,还有热门赛道的“顶流”。
◎从公募基金市场的9000+只基金中,为每一家公司,挑选出一只经历市场检验、获得认可的招牌产品,以期降低投资者“踩雷”风险。《每日经济新闻》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梳理了部分非货币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从中遴选出一些招牌产品。◎我们聚焦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时,会发现,这些基金有的是得益于明星基金担纲而名声大噪,有的是行情助力而资金量大增。
◎一直以来,固收基金作为稳健收益的代表,在理财产品界受众广泛,迎合基民低风险稳健回报之需,是有效的银行理财替代产品之一。◎我们总结了在固收、含权债基领域的优秀产品,洞察基金经理大类资产配置功力,也为突围当前震荡市探索经验。
◎通胀压力增大、地缘政治扰动、市场增量资金匮乏……这为困境中的A股现状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有些基金经理顺势而为,从宏观研判,到行业调研,甚至细化到产业链进行深度调研,挖掘出经得起考验的标的,同时也为一众权益基金投资人送去了冬日里的温暖。
◎据WIND统计,截至3月9日,有2308只混合型基金(包括A类和C类份额)累计净值不足1元。◎说到最坑的基金,首先想到的,无疑就属去年的博时全球教育ETF。
◎葛兰管理的的中欧医疗健康以约136万股的持股数,新进纳微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并排在第二位,而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四位,不过这两只基金均进行了减持,分别减持了约60万股和55万股。◎迈为股份2021年报显示,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持有约110万股,新进到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而截至2022年2月25日的持仓还显示,睿远成长价值的持股数量进一步增加到约135.7万股。
◎今天,腾讯、阿里下跌逾10%!如果重仓阿里、腾讯,现在的感受,一定是非常不好的。◎去年四季度,张坤已经减持了白酒,却依然还在加仓腾讯。那么,从当初的爆赚,到如今腾讯股价已经几乎回到了2017年时建仓时的位置,张坤究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