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支撑产业数据的是实打实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个在各自垂类领域极致深耕的大模型、机器人产品,更是当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的外显。
真金白银支持生育 哪座城市力度最大?
旅客吞吐量方面,多个运输机场实现量级突破。2024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总数达40个,较上年净增2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的运输机场有4个。货邮吞吐量方面,多个航空货运枢纽业务增长表现突出。2024年,年货邮吞吐量10万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34个,较上年增加3个,所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的93%。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像北京这样,举一城之力系统性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城市,并不多见。北京这一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4安徽常住人口7市正增长!
长三角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眼下,江浙皖三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均已公布,其中,浙江稳定发挥,人口较上年增长43万人,安徽也迎来人口正增长,增量为2万人,而江苏作为长三角人口规模第一大省,也是全国人口第四大省,只拿到了与上年持平的成绩,换句话说就是“零增长”。
早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广东即提出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将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创业,此次招聘会正是重要活动之一;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省委书记还对外发出“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的邀请。这一次,广东为何这么拼?
不久前,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梳理公开信息,早在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就首次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亦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
2024浙江常住人口11地市全部正增长!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发放育儿补贴”后,率先行动起来的城市。在生育率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放缓的大背景下,如何鼓励生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卫健委近日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操作方案,全国层面的补贴政策即将出台。随着政策方向明确,今年预计会有更多地方出台地方配套政策。
2024消费者满意度 35城高于全国水平
合肥成为继上海、杭州、苏州后长三角第4座同时达到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大大增强了在一众长三角强市中的显示度。从默默无闻的“长三角末梢”,到如今不可或缺的科创黑马,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点题”的四大未来产业上,合肥都已悄然抢占了制高点。多面开花的背后,合肥做对了什么?
智能网联作为一条新兴产业赛道,各个城市都还处在起跑阶段,未来空间巨大。眼下,杭州已将目标瞄准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标杆城市。按照规划,到2026年,杭州将力争网联模块前装量产累计50万辆以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突破4000家,规模突破4000亿元。
千万人口大市 第18个来了!
随着Manus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北京、武汉走入大众视野,原来这只搅动全球创新的“蝴蝶”是从海淀/光谷飞出的。实际上,早在DeepSeek出圈后,背后的城市竞速就一度成为热议话题。深圳、广州、南京等多座城市都在叩问“为什么DeepSeek诞生于杭州?”这次Manus获得全球热捧,北京、武汉两座城市的创新生态、政策布局、高校土壤等,也走到了话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