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体量排名湖南前二的两大城市,2024年,省会长沙GDP达到15268.78亿元,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1.5万亿元;同期,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GDP达到5127.66亿元,同比增长4.9%,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两座重量级城市“前后脚”互访,有何谋划?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批复济钢集团卫星制造项目。该项目推动了济南市航天产业的发展,填补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记者专访时表示,遵义将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牢记嘱托、苦干实干,以发展实绩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同时,望向2035年,遵义要“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迈入全国百强城市前50位,努力成为西部领先的现代化强市”。
面对当前的“数字鸿沟”,魏后凯建议,尽快推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治理向农村地区转移,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和数字素养,提高他们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能力。“我们现在要缩小城乡差距,核心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他同时提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千万不能遗忘农村、遗忘农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城市轨道交通2月排名
翟刚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核心,支撑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以优化梯度培育格局为抓手,加快构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不断夯实支撑四川产业特色化发展的基本盘,充实新的国家集群后备军。
数据显示,2022年末,合肥常住人口达到963.4万人,比上年增长16.9万人,增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长沙和杭州;2023年末,合肥常住人口增至985.3万人,比上年增长21.9万人,成为新晋人口增长冠军;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又增长14.9万人,人口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当前,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大“世纪工程”全线通车,处在大湾区“承东启西”位置上的江门,正在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最好发展时机”。接下来,江门将如何激发“大桥经济”潜能?在世界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上,又如何自我定位?全国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了吴晓晖。
“投资于人”的政策,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投资于人”具有长期的战略性效应,涉及全民的共同福祉和公平,而这些方面往往是市场的薄弱环节。在我国治理体系中,长期需要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创举,也是一次根本性的重大转型。
为打通“铁转水”等多式联运卡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四川代表团建议相关部门推进航道全线达标攻坚并达到规划三级航道标准,加快嘉陵江最后一级井口枢纽和第一级水东坝枢纽前期工作并推动开工建设,将嘉陵江航道有关工程纳入“两重”建设支持范围,推动嘉陵江航道提级扩能。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先天优势,这也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长白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时,解码了佛山走出的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的转型升级之路。
当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加、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而为何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民生领域?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和消费,又将会有哪些变化?就这些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从一名经济学家的视角解读宏观政策的民生转向。
政策转向民生 什么信号?
经济主题记者会 我在现场提了问!
遏制“远洋捕捞”式执法 最高检态度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