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以8.2万人的人口增量超越宁波(7.9万人),这是温州时隔七年迎来的首次反超。2024年温州继续保持优势,增量领先宁波1.1万人,常住人口总量达到985.2万人。早在2020年,温州就提出打造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战略,多次强调“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千万级常住人口的目标。眼下,距离达成目标,还有约15万人的“缺口”。
3月1日,贵州召开《哪吒2》文化传播与算力渲染座谈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旅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一部电影、一块银幕、一座影院,搅动一座城市的文旅春水。贵阳爆火背后,不仅是电影与技术的胜利,更折射出文化消费、城市转型与产业联动的深层逻辑。
截至去年6月,珠海低空经济产值超155.64亿元、增速27.6%。最新消息显示,目前珠海市正在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申报工作。同时,珠海市国资委还在推进筹建珠澳低空产业联盟。在此之前,珠海更为人所知的是“航展第一城”的标签,这曾是珠海航空产业“无中生有”的一大创举,也标定了广东航空产业的一个起点。但从一个航展起步,珠海如何能够拼凑出广东低空经济鼎立的三足之一?
《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沈阳的城市性质被确定为“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是沈阳首次获批具有“国际化”定位的城市性质。日前,《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发布,这也是沈阳获批具有“国际化”定位的城市性质后,正式明确“路线图”。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如果说,上一个汽车“黄金十年”,河南错失了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期;那当下,河南正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高度重视、聚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追赶。
“青羊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航空制造特色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金融发展基础扎实。”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成都市人大代表、青羊区区长冯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必须自觉站位全市中心大局,坚决担起首位城区职责使命,努力在全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中强担当、作贡献。”
李大福在梳理对比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法规、规章现状之后发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11个城市已出台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地方性法规,3个城市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地方政府规章,“只有成都市尚处立法空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气象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在直播电商这个赛道,存在感最强的似乎一直是杭州。但其实,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在直播电商领域也具备跟杭州“掰手腕”的实力。如果说广州直播电商发展主要建立在供应链优势的基础之上,杭州则主要依靠托头部主播及平台加持。
2月25日,南京宣布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的民用功能。当地媒体解读,南京届时将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后中国第四个“双机场”城市。事实上,不只是南京,厦门、大连、青岛、重庆等城市都曾提出建设“双机场城市”。有媒体统计,如果不考虑机场能级,我国拥有两个或以上数量机场的地市至少有20多个。
省会年报出齐 两大看点!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DeepSeek爆火,不少城市都在反思:“DeepSeek为什么没有出现我们这里?”在这一波讨论中,也有观察者将矛头对准香港:“AI竞赛的时代,香港缺席抑或只是迟到?”
2025年成都上新
对科技的重视,直接让成都更新了现代化产业体系涉及的产业目录。诸如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群体智能、先进核能等新赛道,成为成都下一步要优化构建的重点方向。当下,成都给出了新的图景——不仅要打造为外界熟悉的“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要做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如此,才算成都的“全方位呈现”。
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硬核创新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应用先导高地。
27个省会城市最新定位全部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