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胖东来过去在零售领域取得的成功,以及它在许昌激发的文旅效应,确实给了人们不小的期待——作为中部消费第二城,郑州常被指存在商业同质化竞争、服务体验滞后等问题,胖东来入局能否引发“鲶鱼效应”改变现状?作为“网红商业IP”,胖东来又是否能成为郑州文旅消费的新标签?
从浙江11个设区市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杭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位列浙江省第一;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收入最高的分别是绍兴和嘉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浙江最“穷”的城市丽水(衢州数据暂未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5万元,高于重庆(39713元)、西安(45082元)等大城市。
最新信息显示,深圳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798.95万人,比上年增加19.94万人,增长1.12%,连续两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均居广东各地市首位。既然如此,深圳为何还要大手笔“超常规”引才?
眼下,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注重与周边地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联动错位。其中汕头着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湛江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纺织、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等产业。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程,在长三角掀起一股成都“旋风”。这也是继今年1月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成都开启的新一轮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当西部腹地的核心城市与大湾区、长三角频频互动,中国经济的“弓箭型格局”愈发清晰。作为“箭矢”发力点的成都,已然引弓满弦,蓄势待发。
竞速开跑 成都读秒
70城房价1月涨跌排名
2月19日,青岛市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青岛将从八个方面全方位提振消费,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文体旅消费促进行动、住房消费提振行动、线上消费培育行动、新型消费壮大行动、生活基础消费优化行动、农村消费提升行动、国际消费拓展行动。
内陆大省河南,近来压力不小。2024年,河南GDP连续第二年被四川赶超,未能重回经济第五大省的位置,“中部外贸第一省”的宝座也被安徽夺走。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正试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开启一场“优势再造”。
2月18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就进一步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此前,省长王伟中密集在广州、深圳两地进行专题调研,内容正是培育壮大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民营经济热 泉州增速成冠军!
深圳和杭州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地的民营经济规模、民企500强数量均排在全国最前列;深圳的科创民企走向全球,杭州最近爆火的“六小龙”也是科创民企。相似之外,杭州和深圳也有不少差异。两座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有何不同?未来如何共同撑起全国科技突围和产业升级之路?
当前,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潜力巨大,包头有心突破“工业城市”刻板印象,通过文化IP的转化,唤醒沉睡资源,实现从闲置资产到文旅产业的蜕变。此次包头党政考察团先后去到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洛邑古城、魏坡·新序等地。丁绣峰表示,要学习借鉴洛阳市发展文旅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统筹谋划,做好规划设计,创新表达方式,依托包头文旅资源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预计明年,翔安机场将取代高崎机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现有的高崎机场,曾经创造过很多纪录,见证了厦门经济的起飞。未来翔安机场能否续写辉煌,为厦门带来更多想象力?
城市轨道交通1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