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24小时 | 省委书记省长力推,广东再“加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19 23:52

    2月18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就进一步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此前,省长王伟中密集在广州、深圳两地进行专题调研,内容正是培育壮大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60967

    据南方+消息,2月18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就进一步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

    此前,省长王伟中密集在广州、深圳两地进行专题调研,内容正是培育壮大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再往前,今年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解读:按照工信部发布的“时间表”,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区域产业格局正在逐渐成型。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百强上市公司,中国企业占了36家。这其中,来自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企业分别为11家、14家和3家,合计占了全部中国公司的将近八成。

    图片来源:《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

    这一图谱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三大核心环节:大脑、身体和集成商。广东的优势集中在后两个环节,上榜企业包括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互联网领域的腾讯,关键组件的兆威机电、汇川技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等。

    而关键零部件研发不足、AI算法融合应用尚未成熟等问题,则构成广东的“缺链”环节。不久前,《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印发,明确提出广东将围绕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广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纳入“十五五”规划编制,完善工作措施,确保政策快速有效出台,让企业和科研人员切实受益。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参与的不止有粤企,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行业“头部玩家”,比如之江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机构,Kimi研发企业月之暗面等科技企业。

    座谈会上,广东向广大科学家、企业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深度参与进来,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争当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推动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体系。

    #动向

    北京首批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超100亿元

    2月18日,北京发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债券,包括101亿元一般债券和462.9亿元专项债券,均为新增债券。其中,462.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储备、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这意味着,2月18日,北京打响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的第一枪。

    杭州规划建设浙江美食博物馆

    据澎湃新闻消息,位于杭州的浙江食品市场将升级为“大市集”,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一期改造后试营业,其中一个主题功能区是“浙江美食博物馆”。据介绍,浙江美食博物馆将展示浙江各地的饮食文化,集美食文化展示、传承教育、体验互动、学术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外界对杭州‘美食荒漠’的误解,成为市民、游客了解浙江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武汉端出“人工智能10条”

    2月1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锚定“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大模型、智能体、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分别从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10个方面给予支持。

    湖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月19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王忠林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高点定位,围绕建设一流文旅品牌、提供一流文旅产品、策划一流文旅创意、发展一流文旅业态、打造一流文旅服务,高质量编制全省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推动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数读

    江西、甘肃公布2024年主要人口数据,人口出生率正增长

    江西省统计局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502.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5‰;死亡人口32.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从城乡构成看,2024年末全省城镇常住人口2870.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6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631.08万人,减少33.60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3.77%,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

    2月18日甘肃省统计局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全省主要人口数据的通报》: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458.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1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6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21.9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0‰。从城乡构成看,202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为1397.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9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061.31万人,减少36.12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6.83%,比上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放榜

    一月新房环比上涨城市24个,南京、成都领涨

    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

    去年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今年1月,一线城市维持环比涨势,但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为0.1%。其中,北京下降0.4%,广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0.2%。

    当月,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当月新房价格上涨达到0.5%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宁波、无锡、武汉、成都6城,以长三角城市为主。当月,南京、成都两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并列70城涨幅之首。

    1月,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此外,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1个。但仍有六成城市(42个)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民营经济热 泉州增速成冠军!

    下一篇

    高薪招聘!蚂蚁下场自研智能人形机器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