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城围绕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不断加强产业植入、场景策划、景观设计。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呈现出的是生物城作为产业功能区的特殊形态,是生物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场景,也是生物城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苏州“一把手”一直由江苏省委常委兼任,且均有多年省内工作经验。此番跨省履新,则是许昆林首次主政一方。
“当你有利润、有现金流的时候,特别是有自由现金流的时候,就要转型了。”交大安泰EMBA课程教授刘涛建议,在现金流充沛之时,企业要抓紧时机、运筹帷幄打造第二棵参天大树、打造第二曲线。“而我们今天的企业很多是过不下去了才想到转型。”
市场监管指标是国际化营商环境考核的重要一级指标,成都高新区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智慧监管”,目前已建立“执法人员库”和“监管对象库”,实现了检查事项全覆盖。
在黄耀和看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有望成为未来新经济中潜力最大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拥有相关产业基础和优势的成都,未来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去年出圈的记录片《早餐中国》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早餐是生活美学的开场白。”但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这似乎正越来越变成一种“奢望”。
凭借深化改革自贸试验区的“特权”,促进国际通道“畅”、供应链“稳”,“蓉欧+”枢纽日益成型成势,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乃至成都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节点。随之而来的亦是一批批中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产业聚集,为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正向反馈。
双流自贸试验区聚焦“六类500强”“头部企业”“外资外贸”,深挖发动机细分领域,为成都双流航空产业发展汇聚澎湃动能,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不断提速。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对外正式发布,5G智慧视频商圈落户成都春熙路商圈,带给消费者全新智能消费生活体验。
9月28日,成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城联动,携手举行“全球科技创新论坛”,进一步探索亚洲在科创领域的合作可能。来自三座城市的专家和企业家已形成一种共识,参与“双循环”建设,将进一步加深亚洲城市间的合作,并有望在此过程中实现各地新一轮转型目标。
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然后呢?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主任廖俊表示,1.0版是建体系强基础,2.0版是全面对标对表,3.0版是坚持问题导向。
“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离不开用户思维、场景思维和生态思维。”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李佳林表示,成都强调用户思维,根据新经济企业的发展需求灵活调整相关政策措施,而不是“条块式”的政府管理来促进产业发展。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既要改革又要开放。”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十二届副主席贺铿看来,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也是“一带一路”开放的桥头堡,今后的发展势头“肯定是喜人的”。
“通过这次产业联盟举办市场化专业化推介活动,将促进产业联盟相关商协会、各类专业服务研究机构、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和全产业链资源融合共享。”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