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iCAR品牌完成换帅,苏峻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原总经理章红玉调任奇瑞品牌国内事业部任执行副总经理。iCAR品牌是奇瑞发布的首个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被寄予厚望。苏峻曾任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首席执行官,拥有丰富互联网企业任职经历。在他的带领下,iCAR品牌销量提升,其团队的打法也得到奇瑞认同。
日前,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板块”项目调整,对中高层干部进行了超60人的人事任免。调整旨在资源整合与聚焦,包括品牌深度整合、后台研发集中等。同时,新的组织框架也随之确立,营销、战略及型谱规划、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均进行了国内、海外划分。有观点认为,整合后的“大乘用车”板块有望实现“快响应、快调整”的运作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近日,理想汽车战略委员会评审通过“智能汽车战略闭环管理方案”,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李想腾出精力专注于AI领域。马东辉负责整车业务。马东辉曾主导了理想ONE研发与交付及后续车型开发,还负责四大技术平台开发,接任总裁后其将全面负责相关工作。李想认为AI对理想汽车意味着全部,随着人工智能能力演变,产品形态会发生转变。
近日,一汽奥迪推出“一口价”促销策略,争夺市场份额。上海和北京的一汽奥迪经销商透露,奥迪Q7全系车型享受该政策,其中45TFSIquattroSline黑武士版售价低至45.99万元,55TFSIquattroSline运动版裸车价为53万元,较官网指导价60.98万~80.48万元有大幅优惠。然而,消费者需通过贷款购车才能享受这一优惠,全款购买则价格较高。
2月17日,中汽协发布1月数据: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7%,销量同比下降0.6%。乘用车产销同比双增,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提升;商用车市场疲弱,出口同比略增;新能源汽车产销和出口延续良好表现,预计全年总销量1600万辆;汽车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6.1%,比亚迪出口增速显著,但2025年出口预计增速放缓。
2月14日晚,文远知行美股盘前暴涨,开盘后一度熔断,因其搭上英伟达“战车”。文远知行创立于2017年,主营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已完成10轮融资,在北京等6个城市有公开运营的Robotaxi,其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用英伟达芯片。文远知行的飙涨刺激了智驾概念股行情,投资者关注中国智驾股是否过热,机构则看好其未来,摩根大通等给予其增持或跑赢行业评级。
2月14日,极氪、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未来两年将着力成长为年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2025年,集团计划达成71万辆年销量目标,其中领克39万辆,极氪32万辆。此外,集团还将通过产品协同研发等方面最大化发挥整合协同效应,持续降本增效。在智驾领域,极氪自研浩瀚智驾的L3级自动驾驶即将正式落地,预计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针对海外市场布局,极氪、领克将携手开拓国际市场,今年计划在海外落成超200家门店。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东风集团已开始推进研发整合,旗下自主品牌岚图汽车等向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共享核心技术。对此,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称,东风集团正推动平台等向合资企业“反向输出”。此前,岚图与东风日产已有合作,该工厂代工生产岚图品牌汽车。随着自主品牌崛起,包括东风日产在内的主流合资企业市场份额遭挤压,电动化转型亟待加快。日产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其销量下滑。东风日产方面表示,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未来3年,新能源板块研发投入将超100亿元。业内分析认为,除东风日产外,东风本田也有可能接受东风自主品牌的技术支持。
美东时间2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上涨,特斯拉股价止跌回升。消息面上,特斯拉FSD(Beta)驾驶辅助功能已在墨西哥市场上线,但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仍需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约为178.9万辆,较2023年下降1.1%,2025年开年销量继续不振。在中国市场,2024年特斯拉销量增长了8.8%,但2025年1月销量同比下降11.5%。为应对销量承压,特斯拉采取降价和优惠政策,但市场份额或仍面临下滑压力。业内认为,FSD入华后还需针对国内场景进行数据收集和训练,达到好用状态尚需时日。
2月13日,本田、日产、三菱三家汽车公司宣布终止经营合并谈判。此前,本田与日产原计划于2025年1月底前做出合并决定,并成立新控股公司,本田占主导地位。但因统合比例等条件未达成一致,日产曾否认撤回决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双方合并反映出在电动化布局上的滞后。此外,本田和日产在盈利等方面面临挑战,日产已宣布削减成本、裁员等措施,并开展战略评估。近日有传言称,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对雷诺所持日产股权有兴趣,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无意收购日产,但会考虑收购股份。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广汽传祺方面了解到,传祺华为联合创新计划落地的一款车,将是一款MPV车型。车顶有激光雷达,或命名为“向往”。2024年北京车展上,双方联合发布创新计划,将打造一系列旗舰车型,首款产品为大型旗舰轿车,其概念车已亮相,量产车2025年一季度上市。此外,广汽还与华为打造新品牌,合作模式寻求差异化发展,首款产品定位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日前理想汽车发布今年第6周销量榜单,新势力排名变化大,理想反超小鹏夺冠,小鹏销量下滑,小米排名第二,问界排名下滑。该榜单引发小鹏汽车副总裁质疑,称交付数据不准确,理想汽车回应数据合法合规。此外,国内车市竞争激烈,“价格战”“技术战”“品牌战”不断,业内专家认为2025年汽车市场竞争将两极分化。
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保荐人包括美银、中金等知名机构。此次上市旨在筹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支持公司全球化战略。
2月15日消息,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使用智选车模式,双方已规划两款车型。该模式下,华为参与车型定义设计等,并提供销售渠道。上汽集团或基于飞凡汽车原有产品开发,重启内部代号为ES37的新车项目。此外,上汽集团正组建“大乘用车板块”,并可能导入华为的IPD体系。目前,汽车行业智驾之争激烈,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备受资本市场看好,截至发稿,上汽集团股价收于19.01元,涨幅4.57%。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1月乘用车市场数据,全国零售销量为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滑31.9%。因春节早、有效销售时间少,车市稍弱,节后回暖靠自身需求。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达61%,得益于新能源车和出口增量。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下滑,豪华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车零售销量74.4万辆,渗透率同比提升9%,市场集中度提高,批发销量前五为比亚迪、吉利、长安、特斯拉中国、奇瑞。崔东树预计2月销量稳步增长,新能源车是主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