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6日,除苏农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农商行均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渝农商行与沪农商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名列前茅,且差距进一步缩小。常熟银行净息差达2.71%,在A股上市银行中遥遥领先。此外,在“债牛”行情下,多家上市农商行投资收益飙升,其中张家港行涨幅达176.8%。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个险渠道“报行合一”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降低险企经营压力,虽短期可能加剧人力流失,但留存者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社区成为代理人展业新机遇,高保费产品有望提升代理人收入,但也需代理人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日前,监管发文,鼓励保险公司员工从内勤转向外勤。这一举措背后是代理人升级的必然结果,旨在降本增效,充实代理人队伍。然而,转型也带来挑战,如内勤人员缺乏销售技能和内驱力。业内人士认为,内勤转型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以试点为主,后续逐步扩大,预计未来3至5年内勤转销售占比或达5%至10%。
2025年4月,新能源车主庄先生置换电车时,发现新车保费比去年同款车高出1000元。业内人士指出,车险的定价因素较为复杂,与车辆品牌型号、驾驶员因素、车辆用途、所在地区、保险公司策略和风险定价能力都有关系。同时,3月续保价格下降可能与营销节奏有关。
自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断扩容,目前在售产品114款,浮动收益类占比近五成。然而,“开户热、缴存冷”现象凸显,业内人士建议增强产品吸引力,丰富供给,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平安养老险预计,未来政策支持将加大,产品设计将更注重长期性、稳健性和普惠性。
2025年一季度,四川省税务局共办理向东盟10国出口退(免)税达8.51亿元,同比增长53.9%,备案出口企业户数同比增长6.1%。电机电器设备、机械器具、仪器设备占据出口总量前三位,同比增幅显著。四川税务部门优化退税流程,提升办理效率,还创新构建“4+4”定制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推出更多体育产业商业险品种。目前国内体育赛事活动上保险主要覆盖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等,但专门为体育运动组织、运动员制定的产品有限。海外案例显示,赛事取消险等需求巨大,而近年来,国内体育相关保险创新也不断涌现。
2025年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连续6个月持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年初以来LPR报价持续不动,主要因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下调迫切性不强。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分析,股市情绪修复弹性较强,总量宽货币工具必要性不高。
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运行展现出韧性与活力,实现平稳开局。企业购销持续回升,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购进金额同比增长3.7%,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汽车制造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9%。服务业作为“新引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表现亮眼。西南财经大学李建军教授认为,政策持续发力见效,四川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潜力。四川省税务局表示将继续发挥税收职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17日晚间,华夏银行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达4.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6%。不良贷款率降至1.60%,为9年来最低水平,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2024年,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分别较上年增长4.23%和4.98%。
日前,深交所联合四川省委金融办等部门共同举办2025年“深市科技创新质”四川服务周活动。活动将围绕四川产业特色,开展主题培训、座谈交流等分层次、多维度服务,支持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四川省A股上市企业已达178家,居全国第八,其中深交所上市105家。深交所自2018年在成都设立西部基地以来,已服务四川省拟上市企业1070余家次,30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日前,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三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5.1217%股权,转让底价为4105.95万元,信息披露结束日期为4月22日。若转让成功,三峡资产将彻底退出江泰保险经纪股东行列。据悉,此举主要是执行“退金令”政策。此前,中煤集团已成功转让所持股权,而中化资本则未能如愿。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中介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资本进入更为慎重。
2025年4月16日,重庆农商行公告显示,该行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提名刘小军为该行执行董事候选人,并选举其为董事长,任职资格待股东大会选举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后生效。刘小军此前任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拥有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任职经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重庆农商行资产总额已突破1.6万亿元,达到16103.30亿元,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5%、6.27%。
险企分支机构调整持续,2025年截至4月16日,年内已有538家退出,同时新设126家。裁撤主要为营销服务部与支公司,新设则多为分公司及支公司。此举是险企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数字化转型、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监管规定及政策奖励等因素共同推动这一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东吴财险开业,并核准其业务范围。东吴财险是苏州唯一国有控股财险法人主体,注册资本20亿元,由苏州国资机构持股,苏州国发集团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宋继峰、夏卫新分别获批担任东吴财险董事长和总经理。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同意筹建东吴财险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分公司。目前,东吴财险正在集中处理开业事务,并大规模招聘,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