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镁信健康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38%,但尚未实现盈利。公司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的支付挑战,在创新药械支付与商业健康险服务领域领先。未来计划优化运营开支,拓宽合作网络,推出更多消费者为中心的措施。
6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金融监管总局罚款1290万元。同日,中银理财...
6月28日起,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乘客可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快速过闸,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境外来华人士可在多处通过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申领硬钱包,保障隐私安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公共交通领域已覆盖多城市和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指导运营机构提供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
6月27日,招银理财宣布聘任董方为公司总裁,待任职资格获批前暂代总裁职责。董方为招行资深员工,曾任招行资管部、财富管理部等副总经理,并深度参与招行资管业务搭建。他自2023年8月起任招商基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具备公募基金前沿经验。招银理财表示,董方的加盟将深化全产品线布局,加速向“全能型资管机构”转型。
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大幅提升至1187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094亿元。对外净资产增长至36124亿美元。截至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514亿美元,规模小幅增长,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稳定。货物贸易顺差为经常账户顺差主要贡献。储备资产稳步增长,其中黄金储备增长明显。外债规模企稳回升,受国际形势变化及国内经济运行向好等因素影响。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
蚂蚁集团发布全新AI健康应用“AQ”,升级问答专业度、多模态识别等能力。其医疗大模型在AQ中识别报告、药品、皮肤病等图像准确率达90%以上。约200位名医开通AI分身,提升服务效率。蚂蚁集团还计划将AI健康应用与可穿戴设备打通,提供专属健康建议。AI健康管理有望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全周期伙伴,重构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体验。
本月,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允许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部分城市还将范围扩大至二手房。深圳、西安、温州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杭州还支持线上办理。该政策直接减轻购房者首付负担,促进公积金成为首付资金重要来源,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提高缴存职工满意度和公积金缴存规模及运行效率。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取得显著成就,包括地域广、业务领域广、合作形式多样及本地化趋势。金融科技企业需从单点输出升级为全产业链服务,企业联盟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此外,在数据跨境流动和安全防护方面,需建立双重适应能力,实现“中国方案+本地化适配”。
百万医疗险正迎来“中端化”升级。多家公司升级产品,增加外购药及器械保障,以满足患者需求。此趋势反映医保支付改革深化下,行业向中端医疗险市场转型。中端医疗险有望成为行业增长驱动力,但市场面临产品同质化、高价位产品推广难等挑战。险企需客群精细化分层、弹性产品架构设计、增值服务与科技赋能等策略应对。
6月22日,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跨境支付通”正式开通,具有实时到账、价格优惠、操作便利等优势。用户反映,使用跨境支付通进行内地与香港间的转账汇款,款项可秒到账且操作便捷。但刚上线时,有使用者反馈跨行转账偶尔会出现未到账问题。此外,部分银行只面向指定地区提供这一服务。
6月24日,两市股指强势拉升,沪指涨1.15%,保险板块表现抢眼,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A股及港股保险股大幅上涨,中国平安认购证更是全线暴涨。监管提出分红保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利于行业降低负债端成本。中信证券认为分红险转型将推动保险公司商业模式质变。未来保险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增长。
圆币创新科技是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沙盒”参与者之一,为圆币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圆币科技行政总裁刘宇表示,公司旗下稳定币将主要服务于跨境贸易、虚拟资产交易和RWA三大场景,旨在实现Web2与Web3的无缝连接。圆币科技拥有深厚Web3基因,与多家机构合作,在Web3支付生态的多个层面布局。
独代模式于2020年底获监管支持,旨在推动保险代理人专业化转型。该模式下,代理人与保险公司采用扁平化分账,提升代理人收入。大家人寿等险企在独代方面取得佳绩,但中小险企可能面临人才流失风险。专家建议险企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转型,同时保留传统团队优势。长远看,独立代理人模式有望凭其专业性和自主性成为个险渠道主流模式。
6月15日起,北京城市轨道新增支持境外发行的JCB卡和境内外发行的美国运通卡(AmericanExpress)非接触式拍卡过闸及购补票功能。这是继2024年9月支持万事达卡(Mastercard)、维萨卡(Visa)后,北京交通领域...
普惠小微贷款市场格局重塑,国有大行凭借政策与成本优势占据半壁江山,中小银行面临挑战。市场格局变化背后,大行“掐尖”优质客户,中小银行需通过差异化服务和成本管控维持竞争。政策鼓励利率下行,但银行需平衡收益与风险,设定利率下限确保业务可持续性。金融监管总局等监管部门要求合理确定信贷价格,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良性供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