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包括华夏越秀高速REIT、华泰江苏交控REIT在内的多只产品与去年年底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因此净利润环比增幅可观。但也有产品单季度亏损金额就达到数千万元,并且已经出现连续亏损。
近日,爱马仕宣布自5月1日起在美国市场提价,以抵消关税政策影响,具体幅度待计算。4月22日,Interparfums集团也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美国市场产品售价提高6%至7%。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指出,头部奢侈品牌价格调整具示范效应,部分品牌或跟进。她认为,美国中产或转向性价比消费,奢侈品市场将迎变革。同时,高端小众品牌或获发展机会,中国品牌也面临竞争与发展并存局面。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文称,乌代表团当天继续在伦敦举行会谈。乌克兰曾多次表示,不排除任何能够实现停火并进而实现真正和平的方式。他表示,乌克兰坚持要求立即、全面、无条件停火,这也是美国今年3月提出的建...
科大讯飞发布2024年年报并召开业绩说明会。2024年,科大讯飞实现高额销售回款,总额达229亿元,回款率98.14%,全年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会上,针对投资者关于底座模型研发的疑问,刘庆峰解释称,讯飞底座模型在尺寸灵活性、适配深度及效果上优于开源模型。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坚持底座模型研发,抢抓通用人工智能“根红利”。
4月23日,市场全天高开后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板块方面,机器人、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黄金、食品、农业、零售等板块跌幅居前。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
目前涉及港股消费板块的ETF,主要是港股消费主题的ETF、港股通消费主题的ETF以及恒生消费主题的ETF。前两类ETF主要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而恒生消费主题的ETF主要跟踪恒生消费指数。
◎近日,台州嘉道智能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国产芯片巨头寒武纪(台州)科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3800万元,持股19%。◎此次出资并非“寒王”首次踏入投资圈。早在2021年,寒武纪就联合涌铧投资成立南京寒武纪涌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来,上市公司出资做LP的消息频传,CVC直投和LP出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创投市场重要资金来源。
2025年一季度,爱博医疗实现归母净利润9255.81万元,同比减少10.05%,业绩罕见下滑。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明星产品(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营收增长放缓。尽管新的隐形眼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84%,但毛利率仍不足此前明星产品的1/3。4月23日,爱博医疗股价跌停。
易成新能拟收购储能公司80%股权并对其增资;冀中能源拟8.98亿元收购建信投资所持段王煤业20.02%股权;浙江医药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273.08%;中国巨石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08.52%;杰瑞股份拟1.5亿元~2.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ST恒立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4月23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1%,深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1.07%。全市场成交额1262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413亿元。黄金股今日深度调整,午后跌幅进一步扩大。黄金股票ETF(517400)...
4月23日,恒生指数收盘涨2.37%,连涨三日,恒生科技指数涨3.0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08%。全日市场成交额为2606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额超180亿港元。港股科技ETF(513020)收盘大涨4.09%【...
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极氪9X迎来全球首秀,新车搭载浩瀚超级电混技术,实现最强纯电、混动和增程性能。此外,极氪9X首发搭载极氪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H9方案,拥有L3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领克品牌旗舰大6座SUV领克900也亮相车展,预售价33万元至43.5万元,将于4月28日正式上市。
4月23日,蔚来携旗下蔚来、乐道、firefly萤火虫三大品牌亮相2025上海车展。乐道旗下第二款车型乐道L90首发亮相,定位为智能大空间旗舰SUV,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乐道旗下第三款车型L80计划在第四季度上市。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表示,蔚来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乐道将作出重大贡献。
4月22日,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吴迎凯表示,一汽-大众将用产品、技术和转型决心投入汽车市场竞争。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一汽-大众首发亮相了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面对燃油车市场萎缩,一汽-大众欲借智能化增强产品竞争力,预计今年9月达到智驾2.0阶段。
4月18日,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与商道纵横联合发布《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接受专访时表示,气候变化构成重大安全威胁,需团结各方应对。谢晓慧认为,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需企业与消费者“双向奔赴”,基金会将深化三大行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人才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