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临表示,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下一步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信用修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修复环境。◎信用修复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对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效能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将推动“信用中国”网站与行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共享和结果互认,实现企业一次修复、多系统自动共享。
◎要在结算药款时看着售药人员扫这小盒药的追溯码,不要让他或她扫其他药品的追溯码。追溯码一旦被扫码销售,这个数据就进入了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库。◎药物服用完毕后,请妥善处置空药盒,建议您把药盒撕开,特别要确保空药盒上的追溯码撕毁,不让有心的犯罪分子继续盗用空药盒和追溯码。
◎丁洪认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一些非常小的领域开始,逐渐拓展其应用范围。乐观地看,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可能需要10~20年的时间。◎丁洪表示,量子计算在解决复杂计算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在新药研发领域,目前的计算方法难以准确预测药物的效果,但量子计算有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另外在天气预报方面,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极大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全链条治理是系统性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稳定政策预期、降低制度性成本,让企业更敢投入、更愿创新。这对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维护行业生态至关重要,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期待国家加大技术攻关专项支持,完善功能性食品标准,并在行业低谷期强化金融纾困,保护奶业根基。
◎2月下旬以来,全国春耕春播工作从南往北陆续开展,目前江南华南地区早稻处在播种育秧阶段,西南地区春玉米一季稻和马铃薯、西北地区春小麦等作物陆续播种出苗,春播进度与常年基本持平。此外,目前秋播作物冬小麦已起身拔节、油菜进入开花结荚产量形成关键阶段。◎近期受寒潮天气影响,西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沙尘天气,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强降温、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早稻播种育秧和旱地春耕春播作业有所延缓。另外,寒潮降温天气给拔节期冬小麦和开花期油菜带来一定程度不利影响。
◎税务部门建成并推广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实现96%的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完善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预填和个人养老金税前扣除“一站式”申报功能,全年共246万纳税人享受了这两项服务。◎税务部门对A级纳税人逐年提高纳税信用起评分,全年共277.4万户纳税人因此受益;对纳入纳税信用管理满12个月的新办纳税人优化复评服务,2.78万户新办纳税人实现纳税信用升级。
◎在李平看来,机器的语言是工业通信,工业通信解决了机器的每个节点以及机器之间的相互沟通问题。而工业通信网络的国际标准实现了机器语言的语义标准化,推动了工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以,工业通信网络和工业网络国际标准是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发展工业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业通信网络和工业网络标准。
◎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帮扶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制度,并进行社会动员,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城市帮助农村、先富帮助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后,防止返贫致贫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意见》指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政府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政府及其部门(含下属单位)在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投资融资、涉企收费等领域出现失信行为的,按规定将其纳入信用记录,限制其申请各类财政性资金和项目、试点示范、评先评优。◎《意见》指出,要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公示制度。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标准规则。“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各类公共信用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公示本部门业务领域之外的公共信用信息。
◎按照国务院部署,财政部在门户网站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集中公示了中央和各省(区、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财政部将加强“一张网”落实情况的监督,发挥清单的源头治费作用,确保“一张网”落到实处,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后,涉企收费行为会更规范,这将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东源集团也将会到更多地方投资、发展。◎王靖表示,过去在污水处理项目中,某地区以“应急演练费”“专家评审费”等名义摊派费用,政策落地后这类费用将全面取消。
◎廖承涛认为,民营企业要逐步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跨越,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有关部门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范围内,可以考虑研究对中小企业按营收规模或行业特性实行分级减免政策,如制造业按产值分档优惠,避免“一刀切”。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会议主要包括开幕式、主论坛、20个左右分论坛,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闽江夜话”“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等特色活动,预计将有超过800位企业家、30位院士,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