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3月份制造业PMI50.5%的水平,成为一年来的新高。在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达到51.8%,同样创下一年来的新高。◎春节因素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是推动制造业PMI回升的重要因素。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景气度显著上升,以及扩内需政策的持续推动,也为制造业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冯军伏表示,作为金融资本,一定要结合科创公司成长的特点,针对性赋能。◎冯军伏表示,针对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资本通过提供“股、贷、债、保”等一揽子服务,增强服务的适应性,让科创企业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合适、优质的金融服务。
◎周光权认为,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规制算法“黑箱”所引发的问题。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主体应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公开其算法以及思维过程,以便让外界能够进行评判和了解。◎周光权表示,应当鼓励在人工智能立法领域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探讨,为今后适时开展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立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既要积极,又要稳慎,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一系列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如果仅从单一领域来看,这些技术突破尚不足以引发一场产业革命,但正是由于不同领域的技术突破相互推动、集成,才催生了新的工业革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还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比如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的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像做家务、做饭、洗碗等,距离实现这种程度的AGI,还有很长距离,可能还要很多年,至少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今年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会出现大爆发。因为国产模型能够用较小的算力实现相当的性能,所以一定会进入应用落地阶段。
◎今天的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各方更应坚持行动导向,深化多领域互利合作,以高效务实的行动承担起全球增长稳定器的作用。世界有理由对亚洲的未来充满希望,亚洲也有理由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与亚洲各国携手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亚洲贡献”。
◎会议指出,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会议指出,要打造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沿海、边境、航空、内河口岸,加快建设重点枢纽和区域节点口岸,推动边境口岸扩能提质,拓展专业口岸功能,推进集约智能口岸建设。
◎人类的器官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形成的复杂结构,目前3D打印和体外合成的器官只能满足人类器官一部分的功能需求,还很难完全替代人体自身器官。◎科技发展难以预测,一旦科技上有重大突破,就会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改变。基因编辑技术也是一样的,因此,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进程,但是这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一定会很快。
◎近年来,我国有关地方和部门围绕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已开展诸多有益探索。如发展改革部门开展涉企收费价格、成本调查等工作,为动态掌握企业缴费负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工业信息化部门开展重点企业运行监测统计调查制度,发布企业负担调查评估报告。
◎民营企业既是“两新”政策积极参与者,更是直接受益者。要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实施机制。抓紧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尽快下达2025年后续资金额度,更加有力支撑地方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有关部门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破除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主体市场准入壁垒,优化审核流程,加快补贴资金审核发放。
◎对于今年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明确部署。因此,围绕未来环保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找准发展“第二曲线”,也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
◎年会期间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转型”。与会代表认为,世界大变局必然带来大调整、大转型,各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近年来,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总的看,涉企收费秩序明显好转,收费项目逐步减少,收费行为更加规范。
◎郑两斌认为,近年来国家推动涉企收费规范化,带来更多实际减负效果。行政事业性收费明显减少,企业在资质审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费用支出降低,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政府性基金的清理和规范,让企业不再承担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郑两斌表示,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让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收费政策和标准,减少了不确定性,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和预算规划。
◎徐志新表示,随着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的日益健全,企业“减负”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信心的提振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徐志新表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让民营企业成为技术突破的“先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