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登记购房人数在当期准售房源数3倍及以上的商品住房项目,若具备购房资格的无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户总数不足房源数3倍时,由已报名登记的普通购房家庭参照无房居民家庭排序规则依序递补,直至具备购房资格的人员总数达到房源数的3倍。◎登记报名人数在房源数1.2倍及以上的商品住房项目,已通过购房资格复核并纳入公证摇号排序选房的登记购房人,其本人及其家庭成员12个月内累计未在开盘销售公告公布的选房时期到场达3次的,自其第3次起,12个月内不得参与购买商品住房的报名登记。
◎自然景观资源不应成为文旅地产项目的唯一“卖点”,更应该注重丰富多样的配套设施、产业打造。◎文旅综合性项目的开发核心应该是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导向,文旅配套地产,而不是地产配套文旅。
◎5月1日-5日全国楼市热度指数达到120.2,同比2020年增加了0.6%,一线城市楼市热度指数达119。其中上海楼市表现尤其抢眼,共有14个楼盘开启认购,看房人流也十分密集,有楼盘认购率超过130%。◎从上海第二批集中上市房源“五一”假期的认购情况看,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认购期限的延长,各个楼盘并没有出现去年同期和下半年以来的排长龙现象。
◎市场进入深度博弈后,即便广大经纪人将重心放在新房业务上,市场表现并未超预期。今年“五一”假期,深圳新房成交量甚至不及去年疫情后刚刚复工的市场。◎深圳二手房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目前买卖双方仍处于观望态势。今年“五一”假期也是疫情后第一个比较正常的小长假,很多人有外出旅游计划,这也是影响到深圳楼市整体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一期间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降低。◎“我们现在的优惠幅度和平时是一样的,并没有特殊的活动。”
◎“(北京院子二期)业主所理解的那个完工率,和年报里面的完工率计算方式和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才出现了这个误会。”◎目前仍有尚未确定复工复产节点的项目。
◎今年前4个月房企销售额再创新高,“碧万恒”率先跑入2000亿元、千亿房企再增4家,TOP10房企合计销售逼近1.6万亿元。◎4月房地产信用债发行规模为660.45亿元,相较于3月的714.41亿元降低7.55%;4月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144.7亿元,相较于3月153.5亿元降低5.73%。信用债与海外债融资成本均有所降低。
◎上海出台全新宅地出让“限价竞价”规则,即设置了10%溢价上限,当达到上限之后,以一次书面报价为准,同时不得超过最高报价,并以最接近一次书面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上海将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发布2021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将集中出让住宅用地52幅,土地面积约250公顷。第二批住宅用地将在8-9月集中出让,第三批将在10-11月集中出让。
4月29日,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官网“网上房地产”公告显示,接群众投诉反映,静安福新名苑、浦东海富城市花园、嘉定云上名邸、南山虹桥领峯4个楼盘存在违反认购规则等行为,其中福新名苑楼盘已认购公示。相关区房管部门正在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整改...
◎品牌房企成为此次重庆集中土拍的大赢家,融创、龙湖竞得多宗地块,中交、保利、佳兆业等房企均夺得两宗及以上地块,中铁建、佳源、绿地、旭辉、花样年等房企也各有斩获。◎开发商土地储备日益紧张,去化周期较短,拿地意愿较为强烈。尤其是今年22城第一批集中供地,部分开发节奏较快的企业年前便可推售。
◎仅从2021年1~3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牡丹江二手房已经连续同比下降10%左右了。◎2021年1月牡丹江二手房价整体跌去4.9%,跌幅全国第一;3月进一步跌至5.1%,依旧稳居全国跌幅之首。
◎“跟南充行情最好的2019年相比,房价肯定还是下跌的,但跟去年相比,今年新房价格其实已经相对有所上涨了。”◎“总价40万以下,疫情前每月成交量基本能保持在7、8套,但从去年开始每月就只有两三套的成交,特别是总价在70万以上的房源成交量下滑尤为明显。”
◎自棚改退潮以来,不少非核心三四线城市的需求侧在近两年明显萎缩,土地和新房供给还在增加,供需不匹配叠加存量老旧房流通困难等结构问题,已形成“新房-二手房积压下跌”的恶性循环。◎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0城中,三四线市场整体大幅跑输一二线市场。尽管今年一季度有所回升,三四线城市整体新房价格指数也仅回到两年前的水平。
◎不排除一些小房企因为在当地拥有一些关键资源,通过与大房企合作拿地的可能。◎无锡一季度卖地总额50亿元,也成为土地出让金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比增长5292.97%。
4月28-29日,重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出让,46宗地分布于大渡口、茶园、中央公园、空港、西永、大学城、大杨石等区域,总起拍价超444亿元。在今日(4月28日)出让的24宗地块中,除编号21052、21038、21058的三宗地块以...